“但还得等等,如果和英吉利的条约敲定,裕禄肯定是要去巴蜀的,但也快了。”
庆郡王也高高兴兴的数着银子。
汤潇逸收起合同,好奇的问道:
“王爷,您一直说条约,是什么条约?在下能听吗?”
庆郡王看他好奇的样子,又看着一地的银子,来了兴致:
“嗨!能有什么不能听的?朝廷已经议了几轮,现在不知道,签定之后,你们也会知道。”
“十四年,英吉利侵高原,我军弹药粮饷不济,至十六年,不得不签了会议高原印条约。”
“条约中关于通商、移民、放牧等条款没能谈成,容后再议,十七年年初开始至今,快三年了,英吉利人还是不松口。”
“前些日子,英吉利人又在集结兵力,威胁我们,再不让步就……唉!”
“若是同意通商条款,开放通商,任由印人进来,则边防不固,社稷有失。”
“若不同意,再次开仗,高原路难行,山高路远,开仗怕是丢的更多。”
“难啊!”
庆郡王虽然说是这样说,但明显没有很在意。
这就是许多旗臣的想法,他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观念,还停留在山高路远蛮夷之地的想象中。
他们不是笨,能爬上来的,哪怕是庆郡王都是聪明人,不然早就死了。
他们是没有这个意识。
毕竟在此时,他们还想着若事不可为,跑回关外也行。
而且几十年后还是这样想的,甚至是这样做的。
仅限于大臣贵族们,而非底层旗兵。
部分底层旗兵在哥命中,不仅是中坚力量,甚至还是急先锋。
“若是增兵边界,甚至只用增兵魔王城,英吉利人定然是不敢发动战争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它们很忙,英印边界对它来说只是一个小问题,我们摆出不惜一战的态度,他们会让步的,至少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汤潇逸只能干巴巴的这样说,但他没办法证明。
未发生的事情在到来之前是无法证明的,不过汤潇逸觉得,英国人不会再打。
英国人要的是利益,在英印边界,利益线已经快到底了,为了剩余的利益和清国打一场,并不划算。
“唉,你我说了不算,得那些大人们说了才算,这件事,我这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都插不了嘴。”
庆郡王摇了摇头,这件事不是他决定的。
是老妖婆决定的。
不然军机处也不会让步,至少打起来之前不会。
礼亲王还在,恭亲王虽然没权了但还没死,军机处投降派还不多,就算要让步,也得双方对峙一下,试探虚实。
“对了小汤大人,条约定下来,我就会推你父亲上去,记得按时还款啊!”
庆郡王拿着钱准备走了,给老妖婆送去。
说不定一高兴,铁帽子王就有了。
不过临走之前还有些忐忑,怕汤潇逸不还钱,整的难看,也有点期待,期待汤家四时八节的孝敬有多少。
“我送王爷,那在下就先替父亲谢王爷提拔了。”汤潇逸也有些期待,也有些害怕。
等把人送走,汤潇逸缓慢的坐在躺椅上。
“这不就是上辈子买了期房的感觉吗?一边怕烂尾,一边怕降价,一边又期待能早日住进去。”
“姓李的你真不是个东西……”姓李的发明了公摊,发明了期房,发明了许多……
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