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官员中,除了李承平会试时的座师汪阁老。
李承平还发现了站在汪阁老身旁的是他乡试时的座师王明觉。
见李承平朝他望来,王明觉回以一个温和的笑脸。
他是真没想到这小子这么争气,本想让他那个前二十撑撑场子,谁能想到竟直接夺了魁首。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他还傻乐,觉得是自己面子大,老丈人在意他。
可细细一想又觉得不真切,早几十年干嘛去了,以前怎么没发现他对自己这么好。
汪阁老同样按照顺序将目光锁定在李承平身上,嗯,与他想象中一样,年轻有活力,胆子还大。
这些新科贡士那个不是低下头来战战兢兢,惟有他敢于四处探看张望。
胆大却又不失谨慎,只看一眼绝不多看,倒是让人挑不出毛病。
心中忆起孙女的说辞,汪阁老眼眸又是一变,半闭着眼不再打量,跟入定一般,不知在想什么。
永兴帝离开后,就有考官举着策题,供一众贡士抄录。
随着外面传来几声清脆的鞭响,这是朝会开始的声音,同时考试也是正式开始。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或“廷对”,由皇帝亲自主持,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
尽管皇帝不在,但并不妨碍这些贡士们心里紧张。
明晃晃的大殿内,四周都有考官巡视,没有哪个人能全然把心态放平稳。
参加殿试的考生都是通过会试的贡士,心理素质已经很是抗打,目前还没出现有人怯场,慌中出错。
考生们只需要答对一道策问就可以了。
李承平很是镇定地看向眼前的考题,由于殿试只考策问一道题,所以这道题可谓是一题定生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答错了或者答得不好,很大概率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认真阅读题目。
见李承平这么快稳下心神,聚精会神的看起题来,汪阁老轻咦一声不禁多瞅几眼。
这道策问题目很长,足有千字之多,单单通读下来就要不少时间,考生们若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旦理解中断,会很耽误功夫。
永兴帝的问题有点多,问的也杂,让人头疼。
殿试的考察就是以时务策的方式,向已通过会试的士子来征求对社会紧要问题的看法和对策。
士子们需要在殿试策论中模拟臣子的话语方式,将其平日积累的经史素养与对时务的通达认识熔炼为器识,来对问题做出回应。
李承平对这道时务策的第一感受就是,很乱,感觉永兴帝是什么都想问,东拉西扯的让人不知从哪里作为切入点。
只见策题上写道。
制曰:“朕惟自古帝王之致治,其端固多,而其大不过曰道、曰法而已。是二端者,名义之攸在其有别乎?
。。。。。。
其直述以对,毋泛骋浮辞而不切实用。朕将采而行之。”
殿试的这道时务策侧重点有很多,考察了以往李承平很少见识到的实际问题。
前朝殿试的题目李承平有过很深入的研究,其中以民生与经济、边海防、吏治为主旨的发策居多,这些问题往往与当时的社会情势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