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的海军已经越发的强大,战舰基本上完成了进入风帆战列舰时代的换装。
刘仁轨的北洋舰队,就拥有四条一级战舰,十四条二级军舰。
此时,他就率领着这十八条战列舰杀出港口。
刘仁轨的旗舰,三层炮甲板,尾楼七层,战舰吃水近两丈七。
风帆战列舰对于大华海军来说,强的不仅仅是船更大,也不是帆更多,他强的是这些战舰的速度更快,而且主要依靠装备的火炮来打击敌人,因此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接舷战内博的战术。
线列战术,正是依靠抢点上风,然后利用速度,拉开距离,一直以远距离炮击敌船。
大华海军红蓝相间的军旗猎猎飞扬。
帆杆上的旗手在传令。
各舰依听调整。
侧面对着敌人排成首尾相连的一列长队,这也是战列舰的标准战术。
这样每条战舰,都有一半的火炮能够对敌射击,因为大华战舰的火炮多,而且火炮集中在两侧,而不依靠船首船尾的那几门炮。
新武器和新战术,总是息息相关。
这套战术,还是皇帝张超亲自教授给海军将领们的。
张超教授这些将领们,大华海军已经进入战列舰时代,因此在海上会战的时候,担任作战任务的就是战列舰。
三级以下的军舰并不投入主要的海上战术,只能担任巡逻和侦察这样的任务。
因为舰队的威力在于战列舰排成连贯的长队,这就如一根铁链,连接部份如果薄弱,那么整个链条的力量就都不会太强。
因此海军衙门发布的海上作战条令里,就明确的把纵队定为海军作战时的标准队列,各分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必须尽力与其分队长保持一线队线前进。
张超教给海这将领们的作战方式十分简单,抢占上风,然后排成纵队,侧面火力远距离轰击敌人。
因为大华海军的实力,其实超出别国好几个代次,尤其是对如同倭国这样的小国来说,虽说是海上岛国,可他们的海军,还停留在用船运送兵员这种层次。
海上作战,也就是放箭,接舷战这种层次。
因此大华对上他们,其实很简单,直接抢占上风然后保持距离炮轰就是了。
如果对方实力相当,那么其实战列舰的交战就会变的很困难,往往海战最后变成了平行航向的两支舰队之间冗长的交火,打到最后都不能出现决定性的战果。
风帆时代,靠的还是集中战舰数量,集中炮火的战斗,靠的是以多打少。
刘仁轨牢记着老师张超的话。
不过跟大华实力相当的敌国海军,也许百年内都不会出现。
起码现在,他面前的上千条倭船,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盘盘菜。
风吹的更猛了。
浊浪涛天。
倭国舰队渐渐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