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人口稀少,又兼顾长城和直道两项重要工程,一时半会挤不出更多人手来为皇帝陛下建造行宫,就把我的府邸改建一番以迎接帝驾吧。”
短短一句话,扶苏就把他们所有要做的准备工作安排好了——虽说也就一件事。
一般来说,迎接皇帝要做的准备也就是面子工程,包括准备一座足够合适的落脚府邸、驱逐城内的流民,清扫街道、剿灭流寇、整顿吏治(面子上)等等……
除了准备府邸外,其他的都没什么难度,毕竟也不是真的要从根上做出改变,只是涂抹个样子,能糊弄几天就行。
但这些对北地,至少对扶苏曾治理的区域来说,都是完全不需要的——和难度无关,就是单纯不需要。
北地人少,商业也不发达,绝大多数城池都很‘冷清’,本身没什么好收拾整顿的。
城外的流寇盗匪什么的早八百年都剿的差不多了,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后来者基本都老老实实滚去外地要饭了。
吏治方面不说都是两袖清风的廉吏能吏,至少也都在平均水准以上,皇帝挑不出什么毛病。
细数下来,唯一要准备的还真就只有皇帝的住所了。
理论上,堂堂帝尊,自然要住行宫。
但现实根本不允许。
嬴政不缺行宫,咸阳那片地到处都是他修的宫室殿宇,足有几百座,还不包括正在起建的超级工程阿房宫。
但这只限于关中地区。
关中以外的地方,甚至离开了咸阳,基本就没有了。
原因是多方面,比如说制度上其实并没有相关规定,又比如说以前没需求。
而帝国在关中以外的统治力有限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咸阳,一座足够规制的宫殿可能需要一两年两三年修成,放到齐鲁荆楚等地,可能修上十年也修不完。
修建灵渠这样的重大国事工程,嬴政可以调动足够的人手,投入足够的力量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但盖个宫殿,他不可能也这么折腾。
当然,也不是真的就建不了,主要还是麻烦,再加上还有诸多其他原因。
综合考量之下,关中以外基本没给嬴政修过宫殿——他这次东巡倒是沿途立了不少碑。
所以,嬴政东巡时各地也都是尽量凑合着给他找合适的地方落脚。
嬴政自己也清楚,很多地方他都是直接待在马车上不入城的。
这一次北巡也差不多。
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别说修个宫殿,连个规模过得去的大宅子都来不及,更何况很多地方的人口和财政也不允许开动这种规模的工程。
肤施在扶苏的治理下还算富庶,但扶苏也不打算浪费额外的人力物力,就拿自己的公子府改改顶上去就好了。
大不了自己另找个地方随便对付几天。
要不是因为他是皇子,嬴政对他来说不仅是皇帝,也是父亲,必须得更有诚意一些,他的公子府都不用再改建,原样直接用就好了。
即使如此,做到这一步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