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隆盛百货 > 第1114章 开脱(第1页)

第1114章 开脱(第1页)

取代晚清的民国,其实根本就是个四个象。

因为没有如同以前王朝更迭时彻底的清算,所以民国时期乱象丛生,根本就不是一个新生国家的样子。

而且,这些所谓的变法,其实和张居正一样,触动了利益集团的特权,必然遭遇激烈反扑。

魏广德老早就意识到,现在的大明,没可能绕过历史发展进程,直接跳过封建王朝最后阶段,进入近现代国家的体制。

他能做的,就是修修补补,和以往的内阁阁臣一般,维护好大明这艘破船抵御来自西方威胁,尝试把特权阶级向资本转化,就是他能做的最大贡献了。

利用朱翊钧年幼,夺取皇权,魏广德还真不敢生出这样的主意。

别忘记了,京城的兵权,大部分都在勋贵手里,他们是不会信任文官集团的。

勋贵要维持最后的体面,唯由全力支持皇权,唯有皇帝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

或者说,京城驻扎的大兵,还是会心向皇帝。

共和制在未来是深入人心,但绝对不适合当下的社会环境。

至于君主立宪,那也得朱家皇帝愿意接受才可以。

所以,魏广德也不打算尝试,那是会掉脑袋的,失败的代价他承担不起。

魏广德现在没有生出取代张居正的心思,他也想看看后世流传的张居正改革到底把大明带成什么样子。

如果改革真的成功,他就想办法维持住改革成果,不让它半途而废,或许就能为大明朝的延续敬献绵薄之力。

再有自己在对外政策上的一些微操,这一世的中国或许就会和后世大不相同。

显然,魏广德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定计,张居正的学生闹出的这场纷争,他是打算袖手旁观,不仅自己不会下场,还要敦促他身边的其他人不要伸手。

他要看看,张居正会对刘台采取什么样的反击。

刘台字子畏,湖广兴国州人,出生于四川巴县,隆庆五年进士,成为张居正的学生。

刘台初授刑部主事,为了巴结张居正,刘台自然想法设法希望得到张居正的关注。

不过此时很快进入万历时期,张居正一心一意推动他心目中的改革蓝图,所以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

而古代官场,不管刘台在刑部做出多大的成绩,张居正也未必能看到眼里。

于是,刘台初期只能不时以学生的名义前往张居正府上拜会老师,不过送去的礼物,张府在这个时期也会给予回礼,算起来并没有大肆收受下面人的孝敬。

一科乡试多少学生,张居正自然也照顾不过来,而且他的排名从进入刑部担任主事也能看出,其实并不算出彩,自然就更难进入张居正的法眼。

为此,刘台另辟蹊径,既然在京城的张居正不收礼物,他就曲线救国,派人把重礼送到江陵去,也就是张居正的家中。

张居正比较矜持,又担心收礼对名声不好,影响他推动的改革,但是家里人可没有他这么多的顾虑。

于是,张父在江陵,对于各地送来的礼物那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这才有了刘台在弹劾奏疏里所说,张家自张居正成为首辅以后,俨然成为江陵的首富。

实际上,刘台能够从刑部主事被派往辽东担任巡按御史,张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小。

张父在给张居正的家书中就经常提到刘台这个出手阔绰的徒孙,实在是刘台送来的礼物太过贵重,想让他忘记都难。

巡按御史,虽然不是巡抚、总督那样的封疆大吏,但权势可谓不小,别说那些知府、知县,就连一省之首的布政使面对他也得客客气气。

当然,辽东这地方特殊,施行巡抚负责的卫所制,但是他对辽东诸军将的影响力也是不小,可谓权势滔天。

可以说,在辽东的一亩三分地上,巡抚张学颜排第一,他刘台就是老二,至于辽东总兵官,都得在他后面老老实实站着。

这样的权势,哪里是一个七品官该有的。

张居正如此对他,按说刘台感恩戴德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