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下手里握着齐恕先生的信。
他的心底稍微有些安定。
妖族“南下”的消息,来的甚至比身后的小殿下和青衣大神将还要快。
齐恕的那封信里,言语寥寥,并不复杂。
开头两句极为重要。
第一句是:“西关在演,妖族‘南下’是假。”
第二句是:“若是妖族真的来犯,数量必然不是十万,请迎面痛击,无须固守。”
若是西关的袁四指看了这封信的第一句,便会一笑置之。
齐恕能猜出西关在演,却敢如此笃定,对于西关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事猜中是为妙人,事事猜中是为神人。
可即便是神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事事以猜来度之,便总能等到犯错的时候。
大殿下并非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
只是大殿下在领兵符出兰陵之时,老师源天罡曾对他认真教诲,此行西去,不求能打破西域,只需守住烽燧,四万三千甲新旧更迭,不要损伤过半,便算是一种大胜。
大殿下字无悔,原名重鼎。
重鼎与布衣,一轻一重。
源天罡便是希望有朝一日,这二人能各自举重若轻,举轻若重。
举重若轻,不贪功不冒进,稳住心性不骄不躁。
萧无悔谨遵教诲。
老师不在齐梁,齐恕坐镇,大殿下便认真念了这封信,一字一顿。
“我领兵在烽燧两年,遇事不决便退一步,所以这座烽燧长城,在北姑苏道,便是固若金汤。前后一共两次兽潮,俱是小规模不超过一万数量的妖兽兽潮,若是我放开城门,亲自领兵,大开杀伐,甚至有可能取下坐镇兽潮之中的八尺山小棋公头颅!”他念完开头两句之后,眯起眼,望向烽燧外的一片浩渺雪景:“我与江轻衣不一样,我不求名,我只求平。”
求平,求太平。
每次烽燧遇上战事,牺牲都是极小,萧无悔甚至被称为春秋以来最懂得“韬光养晦”的将领,兰陵城朝中有人辱他龟将,有人骂他没有血性,但更多的明哲之人,都保持了沉默。
齐梁希望北魏先被“破垒”。
江轻衣每一次的出征,都杀得妖族肝颤,这位西关雏凤的成名之路顺到了令人艳羡的程度,像是妖族亲自为他铺了一条通往功名利禄的金光大道,只需要踏上累累尸骨便可冠冕。
若是大殿下萧重鼎偏生要与江轻衣一较高下,比谁杀得妖族多,比谁手底的鲜血浓。
若是能打赢,的确是没了骂声。
可妖族的怨念移到了齐梁,又该如何?
所谓大局为重,一人放下,西关需要江轻衣站出来,袁四指和洛阳都不遗余力的想要捧起这位青衣儒将,做下一位西关“白袍儿”大藩王。
北姑苏道不需要。
萧重鼎也不需要。
一直站在大殿下身后的易潇,很耐心等大殿下逐字逐句念着这封信,信的内容并不长,除了开头两句话,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布置,基本上已经被大殿下安排妥当。
这次“妖动”,谁也不知道西域是怎么想的。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北魏齐梁都失去了耳目,谁都不知道那座雪山上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那十万兽潮会不会打到自己的家门。
除了这一点以外,还有一点。
彼此希望对方遭殃。
西关来了一处假传南下。
齐恕的来信稳住了军心。
信的最后,齐恕特地提了一下。
“若是不出意外,妖族的‘兽潮’,很可能会在近日抵达,若是我不能在此之前抵达,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