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隐凤朝阳全文免费阅读 > 第714章(第1页)

第714章(第1页)

谢知转移话题道:“阿娘,我给父亲想了几个谥号,你来做最后决定吧,等五哥改元后,我们就给父亲改谥号。”

谢兰因闻言淡淡的笑了,“好。”她目光瞄了谢知奉上的谥号,半晌道:“就改为昭吧。”

“好。”谢知心里也是偏向昭字,根据谥法,昭为上谥,容仪恭美曰昭、圣闻周达曰昭、明德有功曰昭……但纵观史书谥号为“昭”的皇帝并不多,因为谥号为昭的皇帝大多英年早逝的,对她生父来说,这谥号最合适不过。

谢兰因又想起一事:“等改完谥号,你阿耶也该落葬了吧。”谢兰因这次说的阿耶是谢灏,谢灏比秦宗言去世还早一年,他临终遗言要葬在萧赜陵墓旁,说这是当初萧赜跟他定好的。谢兰因也说这是当初他们三人商量好的,谢知就紧急让人给阿耶建墓,幸好给她和五哥建陵的施工队她没解散,他们都是熟手了,建墓速度不慢,还有一年也该完成了。

想到父亲,谢知神色微黯然:“是,都造的差不多了。”阿耶年纪比大人小,走的比大人还早,他们都是年轻时吃了苦。

谢兰因见女儿面露哀色,安慰她说:“你阿耶总想着你父亲,等了这么多年,他们又能在一起喝酒了。”她顿了顿又道:“我们一家子就该在一起。”

谢知不想阿娘想死后的事,人要活在当下,“我让玉娘陪您去洛阳散心。”

谢兰因由玉娘陪着去洛阳散心,秦纮、谢知则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朝堂之上,秦宗言去世、他的那些老臣也死的死、退的退,朝堂上几乎全是秦纮和谢知那代人。没了长者做主,朝堂上完全是秦纮和谢知的天下,谢知厚积薄发数十年,一朝发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首先推广的就是占城稻,她幼年就得到了占城稻,可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还是第一次,她在全国各地试种了几十年,终于挑选出最上佳的良种在江南各地试种。同时她还让人印了农书,从民间选取农吏到全国各地教授农户如何精细耕作,改良农具……在占城稻推广到江南的当年,江南农户就大丰收,秦纮并未因此提高赋税,反而坚持秦宗言在时的低赋税。

谢知和秦纮都不是奢侈无度的人,在谢知的运作下,皇室财政来源也大多不靠赋税,而是靠着跟周围各国通商所得,大齐的重商政策让皇室和民间都颇为富裕,这也是大齐能坚持低税的缘故。秦纮会大方的把兄弟都分封出去,也是想指着兄弟们能在各地发展,大家互通有无。都是自家兄弟,相互扶持理所当然。

谢知经过占城稻一事,在民间赚了不少威望,她也开始推行种植桑树、棉花等作物,解决了粮食问题,经济作物才能推广开来。她是肯定看不到棉花革命了,可是后世一定会有。掌权之后,谢知的步伐反而慢了下来,很多想法她都只记在笔记上,她不断的告诉自己,她只有一个人,是无法把所有事都做好的,很多事她只能起个开头,给后世留一点火种,能不能传承点燃只靠天命。

谢知许诺玉娘的官位也在秦纮登基后的第三年兑现,这是有史以来朝廷第一次册封女性官员,当时反对的人不少,但秦纮鼎力支持,秦纮登基后就让妻子随她一起临朝听政,两人在朝中并称“双圣”。两人在位以后就做了无数自古未有的盛举,无论是在朝中还是民间,两人威望皆无人可及。谢知册封女官不经科举,并无实权,一些人反对无效后,只能默认了。

同时占城稻的推广,让大齐有了开发南方的底气,本来朝中一直想取消女性授田权,毕竟土地日渐稀少,分给男子都不够,别说授予女子了。可随着南方的开发,人口再次紧缺,女性保住了土地占有权。同样女爵继承制也保存下来,这个制度倒是前汉就有,只是后来废除,如今恢复古制,大部分人都是赞同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生出儿子的,时下的做法基本就是过继,可能传给亲生骨肉,又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辛苦拼来的荣华富贵给外人?传给女儿,再让女儿招婿生孙子,这才是自己真正的孙子。

谢知很想提高女性地位,但她也知道女性地位提升不是一蹴而就,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谈女权是空话,她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延缓女性地位下降的速度,她做得也的确很成功,她开设的女院、科学院大多保存了下来。在科举为王的古代社会,科学院中有很大一部分研究杂项的官员是女性,这些女性也是后世平权运动的先锋军。

虽说秦纮对妻子信重非常,跟妻子同进同出,朝中并称双圣,但谢知余生大半精力不在朝堂,而是致力于大齐的科学技术。她开办的科技院,自开创那日起,就是华夏顶尖人才的聚集地,他们让大齐的粮食产量一次次的翻倍,他们不仅让江南变成了大齐粮仓,还在很多众人认为无法种植的土地上种上了粮食。同时他们也让大齐的综合实力始终立于世界顶端,哪怕是大齐覆灭了,他们留下的遗产也足以让后世皇朝效仿,科技院始终贯穿整个古代社会,甚至到了现代依然保持了下来。谢知留下的火种,终于不负她期望的传承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