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磁场对强s波干扰的论证以后,就定下了下一步的实验工作目标--
制造短距离强S波!
要完成短距离强s波的制造,就需要在设备中增加固定方向的强磁场。
强磁场不是在外层、设备上方制造,而是要制造在内部,也就是底层构架都需要在磁场覆盖范围内。
这主要是因为设备上方并没有能制造出强s波区域,研究组就认为,强S波可能被挤压到底层构架内,甚至是看不到的导体外层。
因为底层构架都是超导结构,超导可以阻隔磁场的影响,并不用担心强磁场会影响到设备运转。
研究主要进行实验,来制造出近距离强S波区域。
到现在,也只是理论上通过了,但所有人都对王浩的判断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下一步的实验就只是验证以及制造而已。
虽然已经确定了下一步的实验目标,想要进行实验也还需要等待。
他们不能在原来的设备上安装强磁场。
原来的设备还需要继续制造强S波区域来进行场力的研究,新的实验只能放在新的设备上,而新的设备还正在组装调试。
新设备的组装调试速度已经很快了。
主要限制就在于底层材料以及制造问题,实验所需的材料是超导材料研究中心负责制造的,而且是实验室手段制造,制造速度自然是很慢的。
新设备所用的材料会更换为β-CWY-138,是原来β-CWY-137的升级迭代产品。
β-CWY-138,和β-CWY-137拥有同样的元素组成,只是改善了制造工艺,材料内部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固。
β-CWY-138,已经由引力场技术进行验证,并证明性能有所提升,也就是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制造的引力场强度要高一些,同时,承载电流上限也有所增强,材料性能提升还是很大的。
另外,β-CWY-138的超导临界温度提升了3摄氏度,也会让实验变得更容易一些。
最关键的一点是,β-CWY-138的制造流程和工艺得到了简化,也就让制造成本降低,实验室制造的速度还有所增加。
在使用β-CWY-138材料后,超导材料研究中心已经能给强s波实验组以及引力场技术组,提供足够多的基础材料供应。
研究组对于新设备也是很期待的。
在设备组装和调试的过程中,有些人还提议把多余的材料组装为底层固定模块,为制造下一台设备做准备。
与此同时。
理论组继续基础论证工作。
在磁场对强S波干涉作用的基础上,他们要继续找方向,论证如何以强S波制造F射线。
“也许并不是只是f射线。”
海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强S波和强湮灭力场不同,激发射线方式也会不同。”
“我认为,所激发的F射线,也许会以连通设备和场力位置的形势存在。”
现在制造出的强S波区域,距离设备位置超过500公里,是依靠强S波穿透常规湮灭力场环境,并达到极限距离并被挤压而存在的。
海伦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从制造出的f射线会连通设备和强S波区域。
王浩否定了海伦的说法,他没有直白的说错,只是说道,“也可能是其他释放方式。”
一句话,让海伦很郁闷。
过往有很多次,她提出某种看法的时候,就被王浩第一时间否定。
丁志强提出的看法,被王浩肯定的次数更多。
海伦立刻就看向了丁志强,然后就变得有些恼火,因为丁志强明显没有和他争胜的心思。
当他们在讨论的时候,丁志强以‘休息时间’为由,继续盯着手机屏幕哈哈大笑。
“又在看那些没意义的短视频!”
“浪费时间、浪费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