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书院位于云桐城郊的青桐山上。
此山虽不高,在梁境名山录中却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这里靠近荆国,传说在“天命执夷,出深林而踞梁”之前,这里曾有凤凰栖桐,由于荆国赤羽降世,不欲与之争锋的凤凰被召回天界,留此仙山于人间。
前朝有隐士慕名读书于此,其后人建造学舍,几度拓山扩建,广纳学生,青桐书院由此而生。
由于睿帝和光帝时期三位名望响彻九州的文豪皆出自此地,并在致仕之后回到青桐书院担任山长,青桐书院进入了鼎盛之时,并超越云水郡府学,甚至能与国子监齐名,成为九州大陆九大学院之一。
不重利禄之学而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是其宗旨,青桐书院几百年来培养出了一批拥有经世之才的学子,在梁境乃至九州大陆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后人也说不清,到底是凤凰栖桐的传说引来了学士铸就了青桐书院,还是因为书院名贯天下而使得“仙山”之名越传越远、越传越广。
因着青桐书院的存在,距离它最近的云桐城甚是热闹,遍布书局,是梁境内有名的“学府”。
林彦弘很早就托人在这里留意,直到前不久才得了确信,花了大价钱在这里购入了一处宅子。
“购置这样一处小院的银子,在咱们云阳城都可以买稍大一些的院子了,这云桐又不是郡府,地价竟然这么高。”
福叔替林彦弘出面置办的院子,对这期间的艰辛最为了解。
虽然他明知道这里有赫赫有名的书院,但生在富庶的蜀川,后来又去了云阳,两处皆是郡府,所以刘全福难免生出几分骄傲,面对这城墙不高、还只有不到云阳一半大小的城池,不禁感慨。
“就跟云溪城外有华音寺一样,有青桐书院在此,就算这里土地贫瘠、天气恶劣,恐怕还是会引得人前来聚居。”
刘全福倒不是担心别的,只觉得以大少爷的情况,买院子可能不如租住来得实惠:“少爷虽会在此地读书,但也不知道几年就会离开,何必置办一处房产。”
在他看来,大少爷天赋卓绝,说不定用个十年八年就可以立业,到时候要去天京也好,去别处为官也罢,恐怕都不怎么会回来云桐城。
林彦弘不可能告诉刘全福,以他“上辈子”的记忆,几年后众皇子争储之势愈演愈烈,原本有望担任太傅的名士曹玄楷不愿卷入此等争端而晚节不保,于是以年事已高为由,乞骸骨返乡。
他为了不被后来的新帝清算,也为了求得学者的宁静,于是如自己的前辈一般,进入青桐书院担任山长。
从那时开始,云桐城的产业更加一处难求,地价甚至超过了郡府云阳。
换句话说,就算林彦弘将来不再留在云桐,只要有这产业,光是收租子也比在云阳购置个普通铺子要来得好。
若是多几处这样的房产,也不愁租不出去,因为周围郡县、整个梁境乃至其它诸国慕名而来的学者都要在此暂居,人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林彦弘不仅打算买这一处小院,而且还准备继续留意下去。
反正之前出手铺子时用古玉复制的金子还在,只要这样小部分、小部分地用,连刘全福也不会察觉到这些“意外之财”。
更何况刘全福不会总待在云桐,何昌现在也可以为林彦弘跑腿办事。他们彼此并不知道对方手上有多少少爷置办的产业,自然也探不清全貌。
因为李景承的关系,林彦弘身边有裕王府的暗卫,但他们再神通广大,也只能知道林彦弘的身世和林府大致的情况,还不至于连林彦弘手中有多少“私产”都能探查得一清二楚。
只是合适的产业不能一蹴而就林彦弘不介意一步一步进行,反正他还有几年时间,可以慢慢来。
既然他学不来林彦兴的一套,那就利用自己的优势,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这样循循渐进,积少成多,以后就算要做个清官,也不用像林彦兴那样事必躬亲地经营产业,就能得到足够他们一家好好生活的财富。
……
虽然已经买下了院子,但林彦弘吩咐福叔在林府里只说是租赁。
刘全福忠心耿耿,自然听从林彦弘的安排,连琥珀和两个儿子都没有说过这里是林彦弘产业的事情。
众人见到这个小院,嫌弃倒不至于,但春婶和琥珀还是心疼自家大少爷生而就在林府,如今却要住在这样的小院子里,有些委屈了。
“弘哥儿,咱们去跟二爷一起住不好吗?”春婶问他:“听说二爷住的院子有前后两进,地段也好,听说周围还有两个很大的书局呢!”
她想着自家弘哥儿爱读书,听到这个可能会心动。
然而林彦弘是决计不愿意与林隽同住,让自己的人离了林府依旧逃不开林穹德和林佟氏的控制。
当初想跟着他一起出来的人不少,其中不乏“有心人”,林彦弘挑选了几个与晓福居和南苑牵连不多的人。
林佟氏已经派了一个紫槐,心里觉得万事大吉了,所以对他没有选自己安排的其他人,并没有特别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