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判断,就是鞑子要败。
随即,陈庆余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陈国峻,故弄玄虚,能示之能,不能示之能的手段。”
“但是鞑子后方真有些不妙啊。”
陈庆余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鞑子内部一些蛛丝马迹,是瞒不过他的。
最大的痕迹,就是元朝水师已经从安南南部绝迹了。大部分船只集中在了红河流域。
这很不正常。
陈庆余很清楚,元朝水师数量极为庞大,各种战船,乃至可以临时征用的商船,数量最少在千艘以上。至于几千艘就不知道了。毕竟元朝不仅仅是陆上霸主,同样在海上经营上下了很大功夫。
这么多船,分到福成江面上几十艘大船,对这一场战事影响就是决定性的。最少陈庆余在对付陈国峻的时候,有更多的主动权。
但,几十艘都没有。
这让陈庆余不得不揣测鞑子在准备做什么事情。比如撤军。
这个结论,让陈庆余不敢相信,不愿意相信。
毕竟,如果鞑子走了。他陈某人怎么办?
他如果不跟着走。他留下来会有什么下场?陈国峻会生吃了他。
不,生吃决计是难解陈国峻心头之恨的。定然会有其他死法。
但是跟随鞑子走了。就有好下场吗?
陈庆余不会这么天真。
鞑子是非常现实的。
你有实力,他给予尊重,给予待遇,封王,封土,不在话下。但是,如果你没有实力,偏偏有很多财富,那就等着被无数人生吞活剥。
所以,陈庆余想来想去,他只有一条生路。
那就是保全实力。
也就是抓住他麾下的几万大军在。
要走,也要带着大军走。几万大军在鞑子内部,也算是一个小军头了。不说荣华富贵,但是生命安全还是能保证的。
他权衡利弊之后,面对今日之战,也就有了抉择。
打什么打?
陈国峻愿意拼命,是他的事情。
他陈庆余不愿意。
而且,陈庆余很清楚他麾下这些人与安南陈朝的关系。如果不是陈国峻在清化的狠绝的态度,很多人都投陈国峻了。现在陈国峻冲阵在前,所向披靡,陈庆余固然相信,这是陈国峻的能力,毕竟是安南第一名将。
但也担心另外一件事情,是不是下面人,心中动摇了。有了其他的想法,不敢下手。
一想到这里,陈庆余更是急不可耐了。下令道:“撤退,放弃福成江大营。”
陈庆余不顾前线奋战的将士,带着本部人马先走一步。陈国峻人少,鏖战之余,也难以追击了。稍稍安全之后,陈庆余更是派人上报阿术,请阿术派援军,最少派数千蒙古精骑督战。
这其实是对阿术的态度试探。
看看阿术是什么想法。
更是找来自己的亲信,说道:“我记得当初,与云南做私盐生意,是你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