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刘备站起身,拱手一揖,朗声笑道。
“主公,礼重了!”
诸葛亮侧过身,不受刘备之礼。
这时,刘封随着赵云走了进来。
“我儿,快来,随我见诸葛先生……”
刘备瞧见刘封,笑着向他招手。
瞧见刘备,刘封眼角微红,鼻孔微微一酸。
过去种种,以及未来种种,历历在目,狂涌而来。
终究还是被少年刘封的情绪影响了。
他轻轻活动手指,脸上露出微笑,一瞬间,也就平静下来。
演义云,刘备耳垂齐肩,手长过膝。
实际上,耳垂比较厚是有的,长手长脚也是有的,却不至于长得那么怪异,他的面相很是独特,笑起来的时候,一副善长仁翁的样子。只是忠厚中却不显柔弱,让人难起欺凌之心,双目顾盼间,别有一番英雄气概。
哪怕现在寄人篱下,哪怕双鬓微霜,须发有着银白,却也雄姿勃发,并无丝毫的颓态。
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这就是刘备。
刘封随着赵云走了过去,赵云转到了刘备身后侧立,拒绝了刘备让他入座的请求,自称正当值,不可擅离职守。
“这是我儿刘封,天生神力,日后,必定也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勇将!”
刘备非常自然地拉着刘封的手,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这是诸葛先生,日后,我儿须得好好尊敬先生,备得先生,如鱼得水!”
说话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众人听入耳里,被这情绪感染,也就深知刘备所言句句真心,皆出自肺腑,并无半点虚假。
诸葛亮自然感动万分。
堂上众人则表情各异。
任何一个集团,都免不了有着派系之分,只是若是欣欣向荣努力打拼的时候,大多能相忍为国,集体利益高过个人利益,内斗并非主流。
如果事业成功,或者即将成功之时,那就难说了!
数年后的蜀汉,便是如此。
刘封坐在刘备身侧,小心地观察着众人。
左边坐着的是文臣,诸葛亮下方是徐庶,颍川人,出自寒门,本名福,早年为人报仇,改名徐庶,在荆襄避难时和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交好,建安七年的新野之战,徐庶便是刘备的幕僚谋士。
诸葛亮便是他推荐给刘备的。
当时,刘备让他传诸葛亮前来,徐庶说这个人须得将军亲自前去相请,于是,方才有着青史留名的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