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明望族好看吗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1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1页)

沈玥搬到二房没几日,祝允明也到京。他原本打算与同乡住在苏州会馆,不过在过来拜见时,被徐氏教训丨了一番,还是住进沈家客院。

自打二房南下,沈宅就冷清下来,徐氏巴不得家里热闹些,族侄都留了,更不要说是亲外甥祝允明。

早在祝允明没到京前,徐氏就与大老爷提了此事,客院都是早预备好的。

最高兴的还有三老爷,祝允明之前已经数次进京,与三老爷与相熟。

现在再加上沈玥,三人说起话来,倒是投机。

之前大家之前聊的都是丹青字画,如今三老爷有心继续走科举仕途,聊的就是时文、经书这些。

沈瑞心中对于祝允明虽极为仰慕,可因要上学,早出晚归,见了两次,都是匆匆。加上进京后,历史名人见了一个又一个,状元见了几个了,未来的皇帝也见了,连未来权倾朝野的权阉也见了,不再像去年那样少见多怪。

一直到腊月十五,书院里正式放年假,沈瑞才得了空。

祝允明去年冬曾过去松江,与沈瑞也是认识的。

从徐氏论起来,两人如今是表兄弟,祝允明待沈瑞也亲近几分。又因沈瑞拜在王守仁门下,要走科举仕途,祝允明对于沈瑞的功课也颇为关注。

待晓得沈瑞已经通读四书,时文也做了两年,如今在京城最著名的春山读书读书,明年就要应童子试,祝允明感叹道:“后生可畏”

沈瑞最关心的还是“四大才子”的消息,唐寅那倒霉孩子罢了,仕籍都除了,已经是民籍,没有资格再进行科举考试,那剩下的文征明与徐祯卿呢?文征明记得是科举不顺,一辈子连举人都没熬上,徐祯卿好像是中过进士的,只是不晓得是什么时候。

“吴中四才子”在南直隶早已名声鹊起,常被人联在一处说起。

沈瑞问起文、徐二人,也不算冒失。

等祝允明说了,沈瑞才晓得,徐祯卿参加今年乡试,不过落第,所以都没有进京。至于文征明,则是因岁试没过的缘故,乡试就没有下场。

文征明比祝允明小十岁,如今年过而立;徐祯卿比祝允明小十九岁,如今才二十出头。两人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即便不是举人,在世人眼中看来,都还年轻。

倒是祝允明,已经年过不惑,第四次进京应礼部试,因此压力很大。

客院灯火,都要三更后才熄,天不亮又点起。

徐氏听闻后,暗暗叹气,并没有去劝,只是叫人买了几筐白蜡,如同九如居书房那样,给客院添了几个烛台。又吩咐人取了人参,每晚客院这里,都送了人参茶。

沈玥原本作息还寻常,不过后来被祝允明带的,也不好意不勤勉,开始手不释卷。

等到沈瑞代表二房,送了一圈年礼后,衙门里也开始“封印”。

腊月二十一,风和日丽,京城的年味越来越重。

沈瑞早早起了,同玉姐、祝允明一道,随徐氏去了何学士家。

何家正式嫁女的日子是明日,今日要送嫁妆。

京城婚嫁奢华,前些日子沈瑞订婚礼,都热闹了一整日,更不要说正经娶亲。官宦人家,常要搭上五日喜棚、七日喜棚的。

只是何、王两家联姻,与寻常男女做亲还不一样。

王守仁是“病退”,又是续娶,亲事仓促,不好太热闹。

何家这里,徐颍之丧了未婚夫,即便这次不算是再嫁,可也不好大张旗鼓

如此一来,两家都没有宴请外客,请的就都是至亲好友。

何家本是寒门,宗亲族人少,看起来就越发冷清。

徐氏虽早早地给外甥女准备了丰厚的添妆礼,可看到门庭冷清模样,心里还是不好受。

沈瑞随着何泉之、何泰之、祝允明一道,往王家送妆。

王家这里,因王华门生众多的缘故,倒是比何家要热闹些。只是宾客虽多,正主却迟迟没有露面。

王守仁之前即是“病退”,如今即便是续娶之喜,出来见客时依旧蜡黄脸,在人前匆匆露了一面,就以身体不好休息去。

沈瑞昨日来过王家,晓得王守仁真正的身体状况,倒是没有什么担心。何泰之阴沉着脸,眼圈都红了;祝允明跟在何泉之身边,与王门弟子说话,可眼中也难掩忧色。

他实不明白,为何疼爱女儿的姨母、姨父会给女儿寻这样的亲事,门第是清贵,新郎官也是才子,可这身子骨委实令人担心。

只是这都要行大礼,他身为亲戚,都觉得糟心,也不想说什么给何家人添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