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能继承角色天赋白马寺钟晚 > 第137章(第1页)

第137章(第1页)

>

于是同志们交流间脱口而出“同志”两字仿佛成了常态,一开始回过神来的时候大家还会觉得好笑,等慢慢习惯之后,大家仿佛从这些早已被时代摒弃的习惯中领悟到了那个年代的精神。

大家怀着相同的志向,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一起为了建设祖国而努力,多么伟大而美好的称呼,实在不应该被污名化,戏谑化。

这是整个剧组思想变化的过程,也是电影中郭跃在新环境中与其他人磨合成长的过程。

郭导说没有剧本就真的没有剧本,每次拍戏的时候,他都只会给一个大概的框架,其他都任由演员们自由发挥。

比如拍摄郭跃初次到达二十四林场后的剧情,郭导建了一个真实的村庄,在电影开拍之前,所有人都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大家各司其职,做着属于自己身份的事情。

为了能让大家代入,郭导连饭都不让剧组的人给演员们做,大家只能以家庭为基础,自己洗衣做饭,工作劳动。

一开始大家还不熟练,各种错误频繁出现,像什么饭菜做糊了,洗衣服一下子用完了大半个月的供水,工作的时候笨手笨脚……

等过了大半个月,大家意识到郭导是来真的,于是一个个态度也端正起来,有的查资料,有的问当地老乡,终于慢慢把生活步入了正轨,活干的也越发麻利。

那个年代的生活是真的苦啊,个人卫生完全别想,吃的喝的更是要人命。

一段时间的锻炼下来,再难吃的饭菜大家也能做到面不改色的咽下去,一点都不敢浪费。

再加上工作的细分,一时之间还真的演农民的像农民,演军人的像军人,满满都是那个时代的模样。

出了效果之后,演员们顿时觉得为了能够诠释好角色吃点苦也没什么,慢慢的大家也越来越适应,偶尔实在受不了了,也能悄咪咪开点小灶,这个郭导是允许的,总不至于真的为了拍戏把演员们饿死。

所以到了后面,唯一让演员们觉得难以忍受的,大概就是长时间不洗澡身上带来的味道了。

好在大家都是这么粗糙的活着,谁也别嫌谁。

包括郭跃在内的知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二十四林场的。

别说,从画面效果上来看,两方人泾渭分明,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让人忍不住想要知道这样的新旧变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这实在是一种很大胆的拍摄方式,也十分考验演员的发挥,拍的好了这可能会成为一部神剧,拍的不好这部电影估计会被群嘲。

特别是作为主演的沈木栖,她必须承担起贯穿故事主线,展现自己主角风采的作用。

不然电影没拍好对群嘲还是最理想的状态,剧组里的这些演员可都不是省油的东西,只要沈木栖的能力压不住这些人,沈木栖完全不怀疑大家会立刻取而代之,用出色的演技让自己成为新的主角。

到时候沈木栖就算是不服气也没道理,毕竟自己技不如人能怪谁?

这几乎已经成为演员们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部电影可以是一个女知青的成长之路,也可以是一个农民的奋斗之路,还可以是一个造林工人的信仰之路,可以延边军人驻守边疆的坚守,可以是一个妇女的蜕变……可以是任何普通或伟大的人生。

只要大家能展现自己塑造角色的闪光点,一切皆有可能。

离开这里,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机会,能这么公平地去竞争?

能沉得下心踏实演戏琢磨演技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有点理想主义,作为演员来说,能堂堂正正的用演技来击败对方,何尝不是一场属于他们的激动人心的华山论剑?

堂堂正正的比一场,看看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有了这样的默契,谁能不使出浑身解数?

再说的庸俗一点,这可是郭导的电影,演员们也是人才济济,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不仅对演员个人来说是无上的肯定,奖项方面估计也十拿九稳了。

这也是郭导不管提出怎样离谱的要求,不管怎么折腾大家都照做的原因,成为一部电影主角的机会有多难得,更何况郭导电影的主角?

吃苦是一时的,得到的回报却是巨大的。

只有在出社会之后,才会发现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

从被环境影响到发挥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变化都是层层递进的。

在郭导的默许下,整个剧组刀光剑影,所有人都在不违背自己人设的前提下,不断的开动脑筋,让自己饰演的角色更加富有魅力。

沈木栖的压力格外大。

比如她饰演郭悦初来乍到,在保持娇气不变的情况下,又给角色添加了娇气但坚强努力不拖后腿,思念家人的脆弱,因为身边转变敏感等细节,另一边,饰演大大咧咧知青的另一个演员就给直接塑造了乐于助人,说话直爽的领头人形象,试图力压所有人占据主导地位。

又比如大家一起干活,饰演村支书的演员就努力展现自己能干的特点,还私底下大量的查阅资料,试图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关键这些点子还真的特别干货,都是曾经被实践过可以实现的道路。

还有努力又悲情的植树工人,心怀梦想的科研人员,大漠中如同白杨的军人……甚至连个村里的小孩儿,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线。

卷,实在是太卷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冲击主角宝座有信心的,但大家都努力的前提下,想要偷懒也是一件很考验人心理素质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