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运动会有创意的奖品 > 第124章 新奇事务(第1页)

第124章 新奇事务(第1页)

陈规、解潜等人到了两天之后,汪若海和郢州知州席益到来。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至此,附近州军,除了相对较远的信阳军余欢之外,主官都到了襄阳,迎接张浚。

张浚一行近两万人,从鄂州出发,沿汉水北上。因是逆流,船舶又多,速度并不快。

这一日众人用过了早餐,闲来无事,几个知州一起在襄阳城中闲逛。陈与义和邵凌带了数十卫士一路跟随,防止意外。自从麦子丰收,卖了好价钱,襄阳的动乱才少下来。前几个月,不时就有治下的豪强大户带人作乱,或上山,或下水,闹出了无数的事情。不过他们的规模都不大,很快就被平定。

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解潜道:“襄阳地处要道,南船北马,都在这里齐聚,是难得的繁华之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周围州军,再没一个地方有这么繁华。”

陈规道:“自王观察到襄阳,减免赋税,不兴大役,百姓着实得了好处。百姓日子好过,商贾才能兴旺。难怪王观察不从农民的手中收钱,城中工商业大兴,才有这底气。”

一边说着,几个人都羡慕不已。这个时候,对各州来说,最难的是养兵。养兵就要钱,搜刮的钱太多难免影响百姓生计。周围州军,无不在为此事烦恼。

其实仅是收工商税,王宵猎怎么养得起数万大军?来钱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官营工商业。再加上军队不是靠募兵,养军费用大大降低。当然,军费这样降低是有条件的,实际上是由地方分担了一部分。

走不多远,见前边一处建筑前人群稠密,格外热闹。陈规问陈与义道:“那是什么地方?”

陈与义拱手:“那里是城中新建的供销社商场。因为货物齐全,价格便宜,生意才格外红火。”

“在德安府的时候,就听说襄阳这里有个供销社。百姓手中的余粮就是供销社在收,价钱比粮商高得多,百姓才得了好处。没想到他们还开了商场。走,过去看看。”

闲来无事,几个人信步到了商场外。见是一处两层的建筑物,上面写了“供销社商场”五个字。好大的门,无数百姓进进出出,好似乡下的集市一般。

几个人进了商场。一进门,就是一处巨大的菜市场。柜台围成一圈,上面摆了各种水果。蔬菜,售货员在里面卖货物。此时八月天气,正是丰收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水果应有尽有。诸如菱角、嫩藕、茄子等等,摆得满满登登。周围围着百姓,挑选着各种各样的蔬菜。

陈规道:“这样卖菜,必有大的菜园。去非,供销社还种菜么?”

陈与义道:“供销社倒不种菜。不过襄阳府有专门的菜园,诸般蔬菜都有。种的蔬菜除了拿到这里来卖,还供应城中几个官营酒楼。这菜园一是赚钱,再一个培育蔬菜新种,造福百姓。”

几个人一起点头。种菜赚钱,官府办个菜园不稀奇。但进行蔬菜研究,培育优良品种,就足见用心了。这是王宵猎办的官营工商业的特点,除了赚钱,还做研究之用。

走过卖蔬菜水果的,就到了卖干货、调料的地方。此时已经到了尽头,不过摊子一直延伸到了外面去。接着是卖肉,后边是卖鱼,卖鸡、鸭、鹅、鸽子,应有尽有。在这片空地上,还有卖活牛的,卖活驴马的,卖活猪养的,旁边甚至还有卖饲料的。

解潜看了苦笑道:“城里人家,怎么会买这种东西?”

陈与义道:“说的是。城外的百姓,要买这些只能进城来。城外边,只有集市上有卖。每到集市供销社也会去,那里生意也是格外的好。”

席益点了点头:“办这样一处商场倒是不错。货物集中到一起,买什么百姓都来。”

陈与义笑道:“供销社的作用主要倒不是办商场,而是能互通有无。只要在这几州之内,凡是有用的货物供销社都会去收购,而会卖往各地。如此供销社赚了钱,百姓卖货得了利,买货的人得到方便,众人皆满意。现在还是刚刚开始,货物不是非常齐全。”

众人听了眼前一亮,明白陈与义的意思。

天下不管是哪个地方,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特产的。仅靠商人贩卖,百姓其实得利不多。不只是商人压低价钱,他们运输、售卖的损耗也高。供销社的网络足够大,卖的渠道足够广,本钱也充足,可以收各地产的特产,运到城中贩卖。这样就沟通了买和卖,形成一个商业网络。

这是供销社的本意,一供一销,串联起一个商业网络,城中的商场其实并不重要。其实王宵猎正在筹划单独设商场,与供销社这种乡下集市的模式区分开来。与后世做比较,供销社虽然也有商场,但其规模不大,多设在县城乡镇。城市的商场是百货商场,后来是超市,往往是一城地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