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报上的印记,十万火急!
会是什么事情呢?竟然严重到了这个地步,通常只有紧急军情才会如此。
赵顼赶忙接过,打开火漆密封,仔细一看,顿时脸色大变,表情顿时异常凝重。
杭州私盐案已经初见眉目,不日便可有结果,这一条赵顼很满意,林昭等人也算不辱使命。
下面继续写道:余杭县发现有人蓄养武士,私藏兵器,似有图谋不轨之意。现已查知余杭县令李逢难逃干系,神武将军赵世琚与之过从甚密,似有牵连。此乃臣依据蛛丝马迹推测所得,现下并无真凭实据。
然事情干系着实重大,恐生大变,臣不敢隐瞒,故而只好冒昧揣测上报,请陛下明鉴。至于叛贼是否与私盐贩卖相关,不得而知。
再有,六月初六,余杭郡王设宴西湖,当日恐生大变。臣与苏轼、沈括商议,若情况紧急,欲联合请求知州调兵。不及请旨,臣等擅作主张,请陛下见谅!
意思说的很明白,私盐的事情已经有眉目,至于能查成什么结果,就要看他们的本事了。能否达到预期的程度,这个不好说,赵顼相信,兴许林昭会给他个惊喜的。
相比于贩卖私盐,另外一件事更让他震惊!
神武将军赵世琚与余杭县令李逢可能要起兵造反,虽然林昭说只是揣测,并无证据。但赵顼却相信,毕竟无风不起浪,事情不会空穴来风,林昭能够十万火急上报,必然是察觉到了什么蛛丝马迹。
再者,谋反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过放过一个,既然有风吹草动,就绝对要当回事。
何况牵涉到了神武将军赵世琚,他职爵并不高,但身份太敏感。自从太宗皇帝即位,太祖子孙一直心生不满,而今已经快百年之久了,竟然到了起兵谋反的地步了。
赵顼很恼怒,龙颜大怒!
同时他也很担心,毕竟赵世琚的身份地位摆在那,一旦揭竿而起,会引起怎样的影响?尤其是与地方官勾结的,李逢只是个县令,这是查出来的,那么没查出来的?两浙路,南方,整个大宋朝,还有多少人与赵世琚有勾结呢?这个不得而知!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否会波及到皇位的安全呢?会对大宋朝造成多大的损失呢?这些目前都无法预料,让人感到害怕。
林昭并未夸大,这个消息着实十万火急,哪怕只是揣测。赵顼隐约希望,这个揣测是假的,或者他们暂时不会发动,可以让自己从容解决。
可惜时间不等人,林昭特意强调了六月六,可能会出大事,这可如何是好?
片刻后,赵顼逐渐冷静下来,突然意识到,这个难题,同样也是个好机会。
登基以来,一直有很多人不服气,很多人还把自己当后辈晚生看,这个皇帝的威望还是不够。现在正好,有不怕死的送上门来,那正好借助这登基之后第一场叛乱,以雷霆手段处置,塑立帝王权威。
还有贩卖私盐的那几位,只要林昭能抓住把柄,就绝对不会心慈手软。这可是无比难得的机会,要么不做,要么就彻底,让所有人心惊胆颤,无论是谁都不会放过。
再者,叛乱可以很好地吸引注意,转移矛盾,变法的关注度与阻力或许就没那么大了。奈何奏报送来的太晚,林昭说得明白,变故很可能会发生在六月初六。
杭州的情形到底怎样,会不会发生重大变故,赵顼不得而知。可有一个事实很清楚,如果真是六月六,朝廷已经来不及做出反应。杭州的局面就要指望他们自己了,林昭已经在提前打招呼,让知州调动地方军队,只要是用来平叛,自然是不会怪罪的。
可关键是能成功吗?杭州最高行政官员是郑獬,可惜对这些一无所知,不知道他们能否说动!郑獬啊郑獬,希望你识趣点,千万别误了朕的大事。
也不知道赵世琚的逆贼当地聚集了多少人,杭州本身能解决吗?何况里面还搀和了贩卖私盐,估么着那位余杭皇叔可能也不给面子,杭州的局面可真够混乱的。
你们都等着,等事情过了,再一个个收拾你们!一干人等都还不知道,被人惦记上了,还是被皇帝惦记上了,后果有多可怕不言而喻。
不过做事情得赏罚分明,有过要处罚,有功劳自然得奖赏!赵顼心中暗道:“林昭啊林昭,这事你要是办好了,朕一定不吝赏赐,给你一个光明璀璨的前程!”
“陛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王安石站在下首,见赵顼脸色数变,猜想着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赵顼道:“是,杭州可能要变天了!召集宰执大臣垂拱殿议事!”
随即皇帝密诏立即发往江南东路,淮北各路,闽中各地,令各地驻军报仇高度戒备,随即听候调遣。一旦杭州局面控制不住,那就只能武力应对了,该有的准备一样都不能少。
对于林昭奏报的真实度,赵顼一点也不怀疑,这位十万火急的印信还有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