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夏人民银行说得清楚,北地可是有大量铜矿、炭矿、金矿!万一封地内有矿,岂不是要发达?
何况那里虽然不适合耕种,却是可以经营畜牧业。怎么算,都比固执的局限在本地划算。
毕竟家族人口只会越来越多,但是大夏的土地是有限的。普通百姓不好过,这些世家同样有压力。
世家子弟多数读过书,不乏眼光高明之辈。自然也知道土地兼备的后果,小民活不下去了必然造反,先受害的就是他们这些本地世家、富户!
只是这也没办法。世家占到的资源多,族中子嗣绵延的也多,这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明知道是饮鸩止渴,也只能不断伸手明抢暗夺。
这就像给猪膀胱吹气一般,越吹越大,总有一天要爆炸。吹的人,看的人都会弄得灰头土脸一身腥臭。
朝廷行新政,本质就是在平衡这股压力,减缓猪膀胱爆炸的时间。
不过,不是所有世家,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算明白也舍不得将已经吃下的资源吐出去,说不得哪天便有世家造反。
突然出现的北疆之变,却是带来了转机。
这才是朝廷决定北伐的主要原因。
历朝历代,利用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并不是什么新鲜手段。
然而,大夏银行突然出手发行战争债券,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有了这个台阶,大多数精明的世家便动了心思。
在国内享受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走出去了。不管愿意不愿意,这是朝廷、世家、百姓间最好的平衡方式。
一时间三百六十五州,除了偏远之地,有近二百州县世家行动起来。
神武四年七月底,价值一千万两银子的战争债券全部售罄!有不少买不到债券的世家,甚至上书朝廷要求银行增发。
韦小叶考虑到北疆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同意。毕竟那里确实有不少矿山,但多数并不好开发,而且终究苦寒。
超发债券与超发货币,都有类似的风险。
韦小叶拒绝增发债券,却是开禁债券转卖的口子。也就是说,想买战争债券的世家,可以通过提高价格,从原持有人那里购买。
仅这么一倒手,韦、陆两家持有的三百万两战争债券,竟然以八百万两的价格倒卖了出去。
朝廷本身也不缺钱粮,之所以发行战争债券,是神武皇帝的算计。他想在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新政。
之前不过是在江南道试行,自然用不了太多钱。要是全国推行,国库定要有充足的钱粮支撑才行。
比如新设蒙学,增设乡学以及府学分科,哪一项不需要大银子?
有了战争债券支持北伐,朝廷预算充足,除非陆瑾瑜太无能,否则没有战败的道理!
因为那七卫大将军误事,导致八万燕王余部被杀,神武皇帝将七位老将召回朝廷问罪,只留任行之为北伐副帅,辅佐陆瑾瑜。
至此,朝廷原来的十六卫大将军仅余六人。陆瑾瑜一人便兼领十二卫!
北伐大军中,除了十二卫武卫军,另有边军九万,抽调的府兵十九万,共计四十万人。
只是人数虽然比北蛮军多,却基本都是步兵,骑兵仅有四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