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骁对苏铎说道,提前定下规矩,免得以后想要变法,就被人说三道四的,华夏历史上最难的就是变法,每次变法的领导者都是不得善终,而且变法也是虎头蛇尾,没有办法彻底的改变,如果变法都能够成功,说不定华夏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孩儿记住了,孩儿以后会教导后人,要勇于改变。」
苏铎立刻说道,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也要像父王支持自己一样,支持自己的孩子。
变法的事情后续影响依旧在蔓延,析津府的利益受损群体因为有唐诚等人提醒,都没有敢闹事。
但是其他地方的可就不管那么多了,仗着自己家里有当官的或者和当官的沾亲带故,直接就闹了起来,接到命令的各地驻军可不会惯着他们,直接出兵,配合当地的县令,把这些闹事的一举拿下,然后根据苏骁的命令,以叛乱罪处置。
带头闹事的斩首示众,家眷则是流放,家产充公,这股抗议的浪花还没有闹起来,就被按死在娘胎里,同时也让所有人看到苏骁的铁血手腕。
那些准备闹事还没有开始的或者准备闹事被提醒后偃旗息鼓的,看到苏骁的处置之后,都是出了一头的冷汗,还好自己悬崖勒马,没有踏出那一步,要不然自己这个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闹事的都给处理了,苏铎的变法也就顺利的推广下去,负责向百姓讲解律法的探子也四处奔波,把苏铎变法的内容改成大白话在田间地头传播出去,这让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都夸苏铎有仁君风范,这些百姓可不认什么赵家君王,他们只认苏骁。
商人们自然不需要讲解,他们比任何人都要看重苏骁的律法,苏铎的改变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一件,他们当然也是高兴的,以后能够赚到更多钱了。
接到细作探子们的回报,基本上都是叫好声一片,当然,也有骂声,骂声都是出自那些既得利益群体,只不过骂声占据的部分非常小,九成九的都是叫好,那就说明这次变法是正确的。
得到这些回报后,苏骁当众夸奖了苏铎,让他再接再厉,如果有需要改良的地方,就大胆的去做,就算做错,也有自己兜底,可以改正过来的。
苏铎变法的事情传到赵家君臣耳中,那些大臣纷纷大骂,苏铎没有孝道,不尊长辈,乱改祖宗的律法,应该受到唾骂。
还有大臣想要让赵桓下旨斥责,只是赵桓已经打定主意,无视苏骁了,大臣们的建议就是放屁,自己如果下旨的话,除了给自己增加没趣,尊严受到苏骁的侮辱之外,没有半点毛用。
苏骁根本就不理会自己的旨意,否则苏铎在析津府活蹦乱跳的,哪有生病的意思,如果他听自己的话,苏铎早就被送来当质子了,自己给那三个妹妹写信,她们也不理会,真是一点没有把自己当成赵家人了。
大臣们看赵桓偃旗息鼓,也只能够降低声量,因为他们的咒骂没有一点用,反而会让苏骁生气,到时候自己家的商队在苏骁治下可就又要倒霉了,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苏铎在自己地盘上,爱怎么变法就怎么变法,只要不碰到自己,那就不关自己的事情。
希望等以后苏铎坐上皇位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如此想得开,希望那个时候,他们没有被苏铎的大军给扫除历史舞台。
顿顿蛋炒饭
660、外交
苏铎已经在自己制定的道路上走的顺风顺水,而苏哲也不差,已经去过西夏、吐蕃、回鹘,最近刚从蒙古回来。
苏哲的出访,可是带着两百亲卫和近百名外务官员,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吃亏,而且苏骁的名声已经打出来,不管是谁,都不敢为难苏哲,尤其是西夏、回鹘这些离得近的势力。
高句丽和倭国被灭的消息,他们也都听说过,生怕惹了苏哲之后,苏骁就回派兵来。
「父王,蒙古诸部都想迎娶家中姐妹,还想把女儿嫁给大哥,不知道父王意下如何?」
苏哲对苏骁说道,他从蒙古回来,带回来了蒙古诸部头领的和亲之意。
「铎儿,你怎么看?」
苏骁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苏铎。
「父亲,蒙古诸部只是一些蛮族,有何资格迎娶妹妹们,倒是蒙古女子可以送来,孩儿还小,不想沉迷女色,可以送给父王,增加点乐趣。」
苏铎说道,苏骁看不上那些游牧部落,契丹和女真当初那么厉害,都被父王打得归顺,蒙古何德何能,敢开口娶苏家女儿。
「哈哈,铎儿真有孝心,先不说蒙古女子的事情,有句话铎儿、哲儿你们都记住,这句话要作为我们家的家训之一,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男人没有出息才会靠着女子来换取苟延残喘,我苏家女儿是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幸福的。」
苏骁说道,虽然有人说明朝的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都是后人杜撰,但是明朝确实对外非常强硬,最后的君王也是铁骨铮铮。
「孩儿谨记父王教导,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苏铎和苏哲一起跪在苏骁面前,郑重的重复了苏骁的话。
「好,你们能够记住就好,希望你们的后人没有败家的,至于蒙古女子,送来的就收下,你们两个有看中的就带回去,有自制力的人是不会沉迷女色,收下他们也是安蒙古诸部的心,另外,让他们每年进贡牛羊,开放互市,用盐、酒去换他们的牛羊,另外切记,不能够让铁器流入到那边。」
「蒙古诸部各个都是马背上长大的,极擅长骑射,如果让他们有了铁质箭头,对我们的杀伤力就会增加,造成士兵的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