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古代奇闻怪谈 > 第14章 异域客人(第1页)

第14章 异域客人(第1页)

在遥远的魏国,有一位名叫贾〈王将〉的大户人家,家财万贯,不仅学问深厚,还善于着书立说。他家有个贴身仆人,拥有识别水质的神奇能力,常常驾着一艘小船深入黄河腹地,用葫芦瓢小心翼翼地舀取河源之水。一天之内,他最多也只能收集到七八升水。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水经过一整晚,容器中的水竟然变得赤如朱砂。贾〈王将〉拿这水酿成的酒,名为“昆仑觞”,其香气馥郁,口感醇厚,世间罕有。他曾慷慨赠送魏庄帝三十斛这样的珍贵佳酿。

再来说一段发生在历城北郊使君林的故事。魏正始年间,郑公悫在酷热的三伏天里,经常带着宾客们来到这里避暑纳凉。他独具匠心,取来大片莲叶放置在砚台上,巧妙地在叶心中注入两升美酒,再以发簪穿透叶肉直达叶柄,弯曲莲茎形成螺旋状的吸管,形状犹如象鼻,众人围坐传饮,称为“碧筩杯”。历城的人们纷纷效仿,都说莲叶的清香融入酒中,那冷冽的味道胜过冰泉。

接下来是一段关于神秘果实的传说。在未知的青田,有一种神奇的果核,它的大小堪比六升容量的大葫芦。只要往这果核里注满水,转瞬之间,水就能变成香醇的美酒,所以这种果核被称为“青田壶”或者“青田酒”。蜀汉后主手里就有两瓣特殊的桃核,每瓣桃核中心能容纳大约五升水,注入不久,水就会化为酒,味道醇厚,足以令人陶醉。他轮流用水填充这两瓣桃核,用来招待贵客。遗憾的是,这桃核究竟源自何处,无人知晓。

最后是一个涉及武溪地区夷人田强家族的悬疑事件。田强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鲁、玉和仓。为了抵抗王莽的军队,他安排长子鲁驻守上城,次子玉驻守中城,幼子仓守卫下城,三座城堡紧密相连,构成一道坚固防线。公元24年,光武帝派遣武威将军刘尚前往征讨。刘尚尚未抵达之时,仓捕获了一只罕见的白鳖炖煮,燃起了烽火邀请两位哥哥过来共享。两位哥哥赶到时并无异常情况。然而,当刘尚的军队真正到来时,仓再次点燃烽火示警,但鲁和玉误以为又是弟弟搞恶作剧,未予理会。结果仓孤军奋战,英勇牺牲。

在梁朝的某个奢华宴会上,美食家刘孝仪品尝着美味的鲭鱼鲊,不禁赞叹:“无论是五侯还是九伯,都应该来尝尝这人间美味。”此时,魏国使臣崔劼和李骞也在座,崔劼打趣道:“刘大人,您这口气,好像您已经是负责一方诸侯事务的中丞了,职权范围都快扩展到陕西了吧?”李骞紧接着插话:“如果真是那样,刘大人怕是要四处分派任务,足迹遍布至穆陵了。”刘孝仪笑着转移话题:“说起美味,邺城的鹿尾才是酒席间的翘楚。”崔劼一本正经地反驳:“孟子推崇的可是生鱼和熊掌,吕氏更是看重鸡跖和猩唇。鹿尾虽有独特风味,却未曾在任何典籍记载中占有一席之地,确实有些奇怪。”

刘孝仪对此解释道:“鹿尾的确美味,或许是各个时代人们的口味偏好有所不同。”梁国的贺季也加入讨论:“青州的蟹黄,《郑氏食谱》中确有记载,但这鹿尾未被录入书籍,实在令人费解。”李骞补充道:“郑氏的食谱中确实提到了益州鹿肉,只不过并不认为它是多么珍贵的食材。”

提到讲究饮食的何胤,他的餐桌总是铺满各种佳肴,规模宏大。后来他想要稍微收敛一些,但仍离不开白鱼、〈鱼旦〉腊、糖蟹这几种美味。何胤让弟子们讨论这个问题,学士锺岏发表意见说:“〈鱼旦〉制作成腊,经历急促的烹饪过程,痛苦不堪;而糖蟹在烹调过程中更是烦躁不安。仁慈之人应当心怀慈悲,同情这些生命。至于车螯、牡蛎等生物,外形内在都不完整,像是混沌初开的产物;而诸如鱼唇、蟹钳这类食物,既非沉默寡言的‘金人’所推崇的谨慎,也没有草木的生命气息,既不繁茂也不枯萎,无香味也无异味,与石头瓦砾有何区别?因此,这些食材理应长久地成为厨房里的佳肴,供人们享用。”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的后梁,有一位名叫韦琳的京兆人,被迫南迁至襄阳。在天保年间,他担任舍人,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善于闲聊调侃。他曾经写过一篇讽刺时人的《〈鱼旦〉表》,文中写道:“小臣〈鱼旦〉禀告:近日收到任命书,将小臣封为粽熬将军、油蒸校尉、臛州刺史,同时依旧保留着腊制的职责。小臣惶恐接受命令,内心忐忑不安。眼看就要被投入热锅,辗转挣扎,恐惧万分。小臣自觉滋味不如夏日鳝鱼,品质羞于冬日鲤鱼,常常担忧被人诟病年老迟钝,也害怕遭受鳖甲嘲笑。于是,我一直躲在湖泊深处,栖息于污泥之间,未曾料想能得到如此殊荣,受到提拔,得以跃上华美的宴席,跻身玉盘之中。身处豪华盛宴,荣幸享用象牙筷子夹持,沐浴在紫篝之热,感恩黄腹之暖。即将在姜蒜调料的翻滚中跃动,浓汁一淋,便是菜肴成排。我在绿色的酱汁中翻腾,进入鲜红的唇齿之间。对于这份厚重的恩宠,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报答。现恭敬地上呈此表,表达我衷心的感谢。”皇帝看完回复:“你的上表朕已详阅,深知你身为池沼中的贵族,陂渠中的英杰,你肥美滑嫩的名声早已传扬在外,完全配得上这样的重任,无需谢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今社会,豪门世家的餐桌上不乏各类特色美食,其中有萧家祖传的馄饨,汤汁清澈,沥去多余油脂,甚至可以直接泡茶;庚家出品的粽子,色泽洁白如羊脂美玉;韩约大师巧手炮制的樱桃馅饼,颜色鲜艳持久不褪;还有人能做出冷胡国特有的烤鱼脍、鳢鱼肝、连续蒸煮的杂草以及草皮编织的索饼;而将军曲良翰更是擅长烧烤,他做的骏马鬃毛驼峰炙堪称一绝。

话说在唐朝贞元年间,有位神秘的将军家,据说他们家的烹饪技艺超群,秉持着万物皆可入口的理念,关键在于火候掌控和五味调和。一次,他们居然修复了一件破损不堪的胡国盾牌,经过一番料理后,这块看似废料的物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道极其美味的佳肴。与此同时,江湖上还流传着道教学者陈景思讲述的一段奇闻:宫廷使者齐日升擅长培育樱桃,每年五月,他养出的樱桃尽管表皮皱缩如老化的柿子,却能牢牢挂在枝头不落,而且口感绝佳,鲜甜程度是普通樱桃的好几倍。人们对他的培育方法摸不着头脑,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使得这件事愈发显得扑朔迷离,充满悬疑色彩。

在卢城东方,矗立着一座神秘的扁鹊墓,据传在魏晋时期,这里的医者们以酒肉祭祀,祈祷得到医学上的启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被誉为“卢医”的针灸大师。

那时,有一个来自句骊国的异域客人,他的针灸技术神乎其技,他甚至能将一寸长的头发剪成十几段,再用细针一一穿过,以此证明头发内部其实为空洞。他的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大唐太宗年间,王玄荣将军擒获了天竺国王阿罗那顺,并带回京城,同时还带来了一位名叫那罗迩(或称那罗迩娑)婆的神秘术士,据说此人寿命已达二百岁。太宗皇帝对此深感惊奇,便在金飚门内为他专门设立寓所,并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监督其炼制延年益寿的灵药。那罗迩婆讲述了婆罗门国的一种神奇之水——畔茶佉水,它源自深山中石臼内,呈现七种色彩,温度各异,既能溶解草木金铁,凡人手指触碰便会溃烂。要想取得此水,需将骆驼头骨沉入石臼,再将水倒入葫芦中。每当畔茶佉水现世,都会有石柱化成人形守护在一旁。若是当地人泄露了水源秘密,便会遭逢不幸。他还提到了另一种名为沮赖罗的药材,生长在崇山峻岭的石崖下,山腹中有一石孔,孔前有一棵类似桑树的树木,孔内有一条剧毒大蛇守护。获取药材的方法是先用大箭射中树叶,树叶落下后会有乌鸦飞来接住,这时众人再射杀乌鸦,即可取到树叶。然而,这位神奇的术士最终却在长安逝世,留下了诸多谜团。

荆楚之地有一位道士王彦伯,天生具备高超医术,尤其擅长通过诊脉判断人的生死寿限,百无一失。某日,尚书裴胄的儿子突发重病,众多医生束手无策。有人推荐王彦伯,裴胄迅速派人请来。王彦伯仔细诊脉许久,然后断定:“其实并无病症。”接着调配了几味药煮成汤剂,病人服下后很快痊愈。裴胄询问病因,王彦伯告诉他:“这是食用无腮鲤鱼中毒所致。”原来其子因吃了无腮鲤鱼导致发病。裴胄最初并不相信,亲自试吃无腮鲤鱼后果然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这才惊叹不已。

柳芳任职郎中期间,其子柳登病情严重。当时名医张方福刚被任命为泗州刺史,与柳芳是故交,柳芳便向他表示祝贺,并告知儿子病情,恳请好友出手相助。次日清晨,张方福登门拜访柳芳,柳芳急忙领他去看望柳登。张方福远远看到柳登头顶便说:“有这样的饱满颅骨,何须忧虑。”接着他又为柳登把脉,片刻后确认道:“没错,他至少能活到八十岁以上。”张方福留下了一些药方,告诉柳登:“即使不吃这些药,也能康复。”后来柳登长大后担任庶子,果然活到了九十岁高龄才安然离世。

喜欢樊不多奇闻怪谈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樊不多奇闻怪谈【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