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冷哼一声,批评道:“若是官员们到了地方州府,连个账目都看不懂,岂不被那些胥吏商贾们蒙骗?”
听朱元璋这口气,是势必要推广算学了,胡惟庸也不可能跟朱元璋对着干,因而只能称道::“陛下所言极是!”
“既然胡相也赞同,那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闻言,胡惟庸心里叫苦不迭,暗暗将朱元璋骂了个千万遍,他已预料到此事难度,但没办法,朱元璋都发话了,他也只能照做,当即说道:“臣这就回去知会国子学,命其准备新开科目,纳算学入学堂。”
听胡惟庸这般答复,朱元璋终于满意点头,这胡惟庸纵有万般不好,唯有一个优点:听话!
“去吧!”
大手一挥,朱元璋喝退胡惟庸,独自一人坐在殿中,闭眼稍作休整。
过得片刻,重新睁开双目,他又悠悠轻叹,自顾自呢喃:“且看看吧,看看这小小石子,究竟能激起多大的浪花!”
……
如同朱元璋所料一般,这算学入国子学的消息一出,当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野上下,动静极大。
便连一向安静的中书省,也变得人声鼎沸。
“胡相,陛下究竟是何用意,缘何非要将这算学纳入国子学中?”
“那国子学中的生员,素来学的是孔孟之道,何曾学过旁的?”
“陛下他……是否当真要推广算学,是否还想将之纳入科举?”
中书省衙堂,胡惟庸正揉额叫苦,他的身旁,满是前来问询争辩的官员,这些人,显然对算学很不感冒,口中多是批贬埋怨。
胡惟庸被追问得恼了,不由怒声回绝:“科举科举,那科举早就断了,哪来的科举?”
若此刻围堵来的,都是淮西武勋,听他这一句回绝,怕都会老实下来,可偏生过来追问的,都是些儒生清流,那些人可不好打发。
“谁不知道科举将来必定会重开的,陛下此举,分明是在替算学入科举做筹谋!”
官员们不是傻子,都知晓科举停办后,朱元璋捣鼓的那些取仕之道并不顺遂,恢复科举是迟早的事,可偏生朱元璋的性子倔,他不会轻易点头,重开科举。
在他们看来,此番算学之事,是朱元璋的一次试探,想看看朝臣生员的反应,对这些儒生朝臣们来说,这一次绝不能松口,否则算学入仕,儒学岂不式微?
退一步,便是墙倒屋塌!
官员们群情激奋,围堵在中书省抗议争辩,场面何其嘈杂,这般喧闹阵势,饶是贵为百官之首的胡惟庸,也弹压不得。
“诸位安静,切莫焦躁吵嚷,此乃陛下亲自拟定的筹策,本相也无权驳回啊!”
胡惟庸高抬双手,一副无可奈何姿态,但任他如何规劝,仍按捺不住朝臣们高涨的情绪。
看这情形,除非他拿出宰相威仪,强逼官员服从,否则这算学政令极难推行,但如此一来,岂不招惹百官愤怨?
算学之事,原本与他胡惟庸无关,他才不会傻到替朱元璋冲锋陷阵呢!
“胡相,您既身为宰辅,当负劝诫陛下之责,此事干系重大,荼毒无穷,缘何您不在陛下面前发声劝阻?”终有人看出胡惟庸的贪懒偷闲,出言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