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听了这句话,大臣们并不买账。首辅申时行仍旧跪倒在地不说,又有人跳了出来。
“皇上,自从三年前,申阁老第一次提起此事至今,您都是一拖再拖,今天无论如何都得给个明确的说法了!”
户科给事中姜应麟的言下之意,朱翊钧如何听不出来,他沉下脸色,略显愤怒地说道:“你可是认为朕言而无信?”
“皇上难道觉得不是吗?”姜应麟倒也不惧,昂着脖子反问道。
“大胆!”朱翊钧气得吹胡子,“朕只是说,过些日子再议此事,有说过不立太子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皇上莫不是以为我等好骗吗?”姜应麟仍是不肯让步。
“好你个姜应麟,既然认为朕欺骗于你,那就莫要做官。”朱翊钧站起身来,“来人啊,给我摘了他的乌纱帽!”
“这样的官,不做也罢!不劳皇上发话,我自己来。”姜应麟二话不说,摘下顶上的帽子,随手扔在一旁,然后大步离去。
“皇上,请三思……”
“皇上,姜大人也是一时失言,还请皇上宽宏大量,莫要与他计较。”
“皇上……”
“皇上……”
金銮殿上的一众大臣,都出列请求朱翊钧收回成命。这姜应麟倒也光棍得紧,冲着为他求情的官员们做了个揖,接着扬长而去。
朱翊钧坐回龙椅上,只是起伏不定的胸膛却昭示着他的怒气并未平息。事情并未结束,因为又有人站了出来。
明朝的文官不同于其他朝代,他们虽然也有为官者的那些通病,但是脊梁却挺了一些,并不是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无能之辈。终其一朝,涌现了许多仗义执言、不顾生死的大丈夫,注意,咱们这里说的,是真心为国家献身的那种真勇士,不是仅仅为了赢得名声的沽名钓誉之辈。
此时站出来的就是这种人,明知皇帝还在气头上,却仍要据理力争。
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走出序列,先向皇帝行了礼,随后不疾不徐地说道:“皇上,您虽然罢免了姜大人,可他的问题您还没回答呢?”
朱翊钧气不打一处来,“之前不是说过了嘛,在时机合适之时,朕自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何况现在,朕的身体好得很,你们这么着急立太子,难道是巴不得朕早些驾崩吗?”
这话可就有点诛心了,意思是谁还要再提这件事情,那就是希望朱翊钧早死。一时间,原本沸沸扬扬的金銮殿便冷却了下来,大家虽然还在讨论,可是声音却小了许多。
卢洪春却是个执着的人,眼见皇帝用上了这种招数,思虑了一番,才好似下定决心一般,再次向前走了一步,随后朗声说道:“皇上,太子一事乃国之根本,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忠心为国。早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并没有一丝诅咒皇上的意思,相反只是为了国家稳定,不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
顿了一顿,卢洪春才继续着,“既然皇上对我等的忠心有所怀疑,那么今日,微臣只有一死,方能证明对皇上、对大明的拳拳之心了!”
说完最后一个字,卢洪春就朝着最近的一根柱子上撞了去,只听“嘭”的一声,殿上还没一个人反应过来,他便倒在了地上。汩汩血泊之中,卢洪春那略显花白的头发已沾染了猩红的血色,不过他的脸上,却只有着平静的神色。
钟南万万没有想到,卢洪春居然如此有勇气。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放着好好的礼部主事不当,就为了劝诫皇帝,真敢舍了自己的性命。
皇帝也没有料到,他本以为对方只是虚张声势,因为之前也不是没有官员如此行事。只是那些官员说完狠话后,都会给皇帝一点时间来劝说,随后大家各自给个台阶下,哪里会像卢洪春这样,二话不说埋头就冲。
你就算真的要撞,也不该往死里撞啊,这下我不给个说法肯定是不行了,朱翊钧心里郁闷地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