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逆变器电路图 自制 > 第三十章 大佬齐聚(第1页)

第三十章 大佬齐聚(第1页)

打仗可不是光凭蛮力的,特别是职级较高的将领,他们要分析局势,制定战役策略,所以有个好头脑是相当重要的。尽管大明王朝有太监监军的陋习,可大多数太监还是很识趣的,知道打仗不是自己的强项,不会多做干涉,所以胜利还是要靠将领自己的真实本领。至于王振之类的误国阉人,那只是极少数,不在此讨论之列。

对于上司的认同和赞赏,荆天楚并未显露得意之色,相反还略显自责地说道:“其实末将之前并未想到这一层面,多亏得是钟副总兵警觉性高,这才提醒了我,所以说起来还是末将失察。”

对于空降而来的副总兵钟南,无论是刘虎还是荆天楚等将领,初始之时都多有不服。后来知晓了钟南在朝鲜战争中的经历,多少有了些改变,加上老将军的从中调和,才勉强认可对方的身份。

对于下属的想法钟南心知肚明,他并不介意,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多的是让他们服气的时候。

“荆游击万万不可自责!我原本还怕是自己多虑了,如今看来大家都有这种感觉,那眼下更重要的便是如何应对了。”钟南并不希望下属自责而影响士气,所以将话题转了方向。

“这有什么说的,不就是一个‘打’字嘛!”刘虎是标准的大老粗,上阵打仗时勇猛无比,就是每次讨论战术战略时,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打”字应对。

听到刘虎的话,众将领无不哈哈大笑,对这种情况刘虎也不介意,咧着嘴一起笑,原本略有些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些。

“刘参将说的倒是没错,蒙古人要是胆敢进犯我蓟州,肯定要打他们一个屁滚尿流!”钟南也呵呵一笑,“只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我们还是要先摸清对方的动向。”

“可以派斥候假扮行商,前往长城外先行打探。”崔大正提议。

“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警惕,防线和哨所都要适当前移。”欧阳山说到。

“还要和宣府、大同等地联络,看看他们那边是什么情况。”荆天楚也不甘人后。

顿时整个营帐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畅所欲言,每个将领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无论对错钟南都会一一记录在自己面前的小本本上——这是他在原本时空里商务谈判时的习惯之一,如今用在内部的讨论会上却颇有奇效。此举大大激发了各位将领的积极性,每次的讨论会,大家都踊跃发言,钟南再适时地把控方向和进度,还真是如头脑风暴一般,并且时不时地还能讨论出独具匠心的方案。

一旁的吴惟忠看着营帐里的景象,内心无比欣慰。想当初,皇帝任命钟南前征求过自己的意见,原本他只是在援朝战争中和钟南打过多次交道,对其印象颇佳,认为确可为将,才同意了皇帝提出的人选。如今看来,老将军觉得自己低估了这个后生,相信假以时日,此子必成大器,说不定大明王朝的边防守备,到时候还要依靠钟南呢!

数月的相处,让吴惟忠对钟南的感情,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关系,倒更像是师徒或父子。所以老将军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钟南,让自己的心腹效忠于新任副总兵,同时把手上的各种资源也一一交接过去。只是眼下老将军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没办法看到钟南建立丰功伟业了,想着想着,吴惟忠心里就越发伤感起来。

老将军的一生里,绝大部分时日都是在军营里度过的,虽然有发妻,有女儿,可是陪伴的时间极少,他几乎把军营当做了自己的家。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最后会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因为那才是军人最终的归宿,也是对军人身份的最好诠释。哪知现在只能瘫坐在病榻上,看着曾经的下属和自己的接任者,指着军事地图气吞山河,而自己却无法助他们一臂之力。这当中的心理落差,估计没几个人能够体会吧!

营帐里的人谁都没有注意到老将军的伤感和落寞,他们正在钟副总兵的鼓励下各抒己见。一条条有可行性的建议,逐渐完善成一个个方案,最后形成一道道命令,被钟南逐道下达下去。

营帐里的每个将领,都被副总兵大人一一安排了任务,大家接令后各自小跑着快速离开,眼看钟南身边的将领越来越少。三个多小时后,会议终于结束了,此时整个营帐里只剩下了吴惟忠和钟南两人。

看着最后离开的荆天楚的背影,钟南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心里感叹着这开会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啊。一旁坐在病榻上的吴惟忠让亲兵准备了热茶和点心,招呼着钟南坐在自己旁边。一老一小的两人边吃喝边交谈,从军情说到了朝廷中的最新动态,从下属的各个将领聊到了宫里的各位大人物,最后还拉了会儿家常,直到天色渐黑才各自分别。

回到自己的营帐后,钟南还不能休息,因为事情尚未忙完。他取了纸笔,将蒙古人的异动和自己的分析判断等相关情况写了下来,这是他单独给皇帝的汇报,是可以八百里加急送达京师,然后直呈朱翊钧案头的。

仔细检查了一下内容,确认并没有遗漏,钟南才用专用信封装好,再盖上特殊的火漆。随后他又捋了一下思绪,再提笔修书数封,这是给宣、大一线的总兵大人们的说明信,毕竟九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防御整体,自己这边有了情况,肯定需要知会他们,同时也要了解一下其他防区的情况。

忙完文字工作后,钟南又思考了一阵,古人云每日要“三省吾身”,他虽然做不到三省,但一省多少还是要的。最后又走出营帐,锻炼了近一个小时,直到过了丑时才上床休息。

如今蓟州军队的一应事务,都是由副总兵钟南一手负责,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连吃饭都要徐万州催促再三。尽管如此,他也从未放松对武艺的练习,还和军中高手们学会了不少招式,这种战场杀敌的手段和江湖人士的武艺不同,其招式简单不花哨,但是实用性强。

同时为了扩充“钟家军”的操练内容,他还把自己记忆中能记起的军体拳招式推广到了蓟州军队,一些架构也参考了解放军的模式做了改动,目前看来是颇有成效。作为一个曾经混迹于西陆、铁血等网站的伪军迷,钟南相信集各家所长这一准则,放在明朝军营中同样是行之有效的。

两日后,万历皇帝宣蓟州副总兵火速进京,看来收到前线情报后,朱翊钧相当重视。钟南也没做一丝耽搁,布置了军务后便即刻启程出发,次日就赶到京师,先行前往兵部报备,随后前往住所等待皇帝的召见。

在兵部报道的当口,时任尚书石星和侍郎宋应昌分别召见了钟南,这和此前的待遇大不相同。两位兵部大佬都知道这位副总兵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在和他谈了大半个小时后,还各自约定了私下里的宴聚时日。对于两人抛来的橄榄枝,钟南没有拒绝,虽然朱翊钧对他青睐有加,可是兵部的大佬们与他的关系同样也很重要,万万不可搞僵。

皇帝并没有让钟南久等,次日就在御书房召见了他,不过这次并不是两人的单独会面,在场的还有几位辅政大臣和兵部大佬。此时的辅政大臣有四位,申时行、许国、王锡爵和王家屏,申时行为首辅,这四人钟南都没见过,除了在原本时空中听说过申时行和王锡爵的名字,其他一无所知。三位兵部大员除了见过的石、宋二人,还有一人是侍郎邢玠。皇帝一一介绍了七人,钟南便一一拜见,礼毕后这场相当重要的会谈就开始了。

皇帝先是让钟南把蓟州一带的军情做了详细介绍,随后又让邢玠陈述了宣、大一线的军情,等到两人的解说完毕,房中众人都神色凝重了起来。

原来不只是蓟州,宣府、大同方向的蒙古人也同样蠢蠢欲动,由此看来,蒙古人大概率又有了南下的野心,只是不知道为何挑在这个时间节点。

皇帝见诸人都不言语,于是点名首辅大人。申时行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子,由于年龄大,说起话来也是慢慢吞吞,“启禀皇上,臣以为蒙古人狼子野心,只是这战争事宜,兵部几位大人当是更有发言权。”

一听首辅把皮球踢到了兵部,石尚书自然不能继续装哑,他清了下喉咙,朗声说道:“皇上,眼下尚不能确定蒙古人是否有南侵之意;即使他们有此打算,我们也可以与其和谈。所以如今就讨论打仗之事,臣以为言之过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