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不想管。
老爷子有一点犹豫,他怕流言蜚语真的坏了登科。
“他写信来哭一通你还真信,这事老头子你得听我的,不要插手,插手准没好事。其一得让他们知道做了不好的事就会背骂名,要是不断犯错都不会遭人白眼,他两口子还能记得住教训?以后不得变本加厉拼了命折腾?不烦死你?其二没那书十里八乡就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做派?那些事周边的谁不清楚?他还有什么名声?其三毛蛋那书都写到好后面了,你现在让他打住,有屁用?再说原先咱们说了不管,让毛蛋写书就写书别去作奸犯科就成,现在你听是风就是雨,那不是自打嘴巴子?咱再有两年都要满六十了,这岁数你还操心儿孙事?那恐怕到死都享不了福。老大老二都是三十好几的人,毛蛋虎娃也十七八了,还管个什么?平常没见他大小事请你拿主意,这种时候想到你了,他这叫啥?”
砚台顺嘴接了一句,说二伯娘是想挟天子令诸侯。
吴氏一抚掌,说对,没错,就是挟天子令诸侯。说完她又瞅了毛蛋一眼:“乖孙那是啥意思?”
“就是挟持头目逼迫底下人就范。”
“没错,我看老二家的就是想忽悠老头子去收拾老大家,她真是为了挽回名声?不见得。”老太太觉得李氏不是痛恨毛蛋写了这个书,她痛恨的是毛蛋能写她虎娃不能写。
别说,还真让老太太料中了。
在毛蛋发达了之后,李氏因为眼红打过主意的,她找了个会写书的秀才,把自家的故事说给人家听,让人也写。不光要写,还要把责任往大房身上推,洗白自己。
写出来这个书大致剧情和毛蛋的《卫书生传奇》一样,要说有哪里不同,就是看着没那么有趣以及这书里的坏蛋都集中在大房,她二房清清白白。
第一卷写好之后,李氏去找人合作,结果没人肯。
都说啥?
说这个是抄了后山居士书里的内容,换个说法而已。同样的东西出一次看个新鲜,再来一次谁会买?那头还好言相劝说能写书也是文化人,让顾惜名声,抄人家的作品不好。
……
这么厚一叠写下来要费不少心力,结果出不了,跟李氏合作那书生气啊。
哪怕出不了,他还是让李氏掏了辛苦费,收到钱合作立刻结束。
二房这头白亏出去二两银子,换回一叠卖不了的废纸,她气着了。还到县里找过陈氏,说陈氏心黑,让她也写就是害人来的。
陈氏觉得在这回事上她冤啊,这关她屁事?
总之那头闹得不可开交,大房挣的钱越多住的宅院越大吃穿越好,二房就越难受。气愤之下李氏越发看不上她大儿子虎娃,觉得人再听话笨成那样有什么用?除了给家里卖力气还有什么用?……这封告状信就是她气愤之下的产物,她没办法眼睁睁看着毛蛋挣钱,无论如何都想断了那头财路。
这种心情和当初面对卫成还不同。
当初她只想沾光,沾不上酸几句而已,顶多就只有一点点不甘。现在明摆着就是见不得大房的好。
这出闹剧吴氏并不知情,她只清楚一点,从谁口中说出来的话都不能全信,遇上事谁不是帮自己讲?隔着那么远,鬼知道哪样是真的。
不知道就少插手,省得莽撞之下办了坏事。
之后就是除夕,卫成已经连续三年带姜蜜进宫去过,今年没有。
不为别的,听说皇上龙体抱恙,宫里没准备大肆开宴。
姜蜜起初是高兴,进宫陪贵人们过了好几年,难得可以陪伴二老,她很珍惜。想起来又问了卫成,问他皇上没事吧?
“皇上他嫌屋里闷,非要开窗,着凉了……也没大碍,就是不舒服,人不舒服便懒得搞排场,只想安静待着。加上七皇子人小,皇后娘娘也不乐意留他在长春宫自己去出席宫宴,两样相加就有了那个安排。”
“那我就放心了,我去安排。前头几年都是清静过的,今年好生热闹一下。”
卫成说不必破费,弄个暖锅备足菜就行了,“记得烫些酒,我到时要同爹喝上几杯。”
“那春联还是交给你们父子,多写几副。”
卫成颔首表示知道了,问姜蜜老宅院那边使人去清扫过吗?提到那个一进院姜蜜就有些头疼。照现在看来,他们很难再有机会用到,其实不必留了。真要脱手又不是个简单的事,老爷已经是三品官,大张旗鼓卖个一进院有点滑稽,那本身也不是多值钱的院子。放着吧,隔段时间又要安排人去收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