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是一家人了,一起去打日本鬼子,很多人根本思想就转不过弯来。
所以项英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人整合到一起,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成绩,因此他也被称为「新四军的灵魂」。
但是到了1940年,中央实在看不下去了,下了决心要把项英调回延安,让叶挺掌握实权在南方好好发展。但是项英还是左右推脱,后来由于蒋介石也不同意项英去延安,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这个结果,最终导致了皖南事变的惨剧发生。
肆·国共摩擦不断
咱们一直说十四年抗战,但是实际上真正打得激烈的就1937年和1938年这两年,1939年之后日本人就慢慢消停了。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石油不足,一个是兵员不足。
日本军队是机械化部队,什么汽车坦克都是需要石油的,更不用说海军那些吃油的祖宗了。而日本本身不产石油,本来寻思着中国地大物博,废了老大劲攻下了半个中国,到处勘探石油,却悲剧地发现:我擦,中国竟然也没有石油!
当时日本的石油80%是从美国买过来的,后来慢慢地也把外汇耗的差不多了,就想跟美国商议能不能延长一下账期。美国那帮子资本家也不是傻子,一看日本也是没钱了,就没同意。加上后来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石油一下子成了日军最紧缺的东西。
所以后来日本人挺不住了,没办法就铤而走险去搞了美国的珍珠港,结果把自己搞死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没石油怎么办?那就节约着用吧。所以大战役没有了不说,日军基本上就龟缩在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出去溜达就得费油不是?
再一个原因就是兵力问题。话说日本侵华投入了100万兵力,一听哇这么多,但是架不住中国地方大啊。这一百万人平均到所有的沦陷区,那就跟在河里撒了一把沙子差不多意思,很快就没影了。
所以到了1939年的时候,日军除了已经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是打不动了,即使打下来也守不住。
于是竟然出现了奇特的和平共处现象。铁路周围的城市是日军占着,离铁路远的城市是国军占着,而农村的广阔天地,则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活动。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么耗上了。
据说最后驻防的两家部队的士兵还有的成了朋友,没事递个烟聊聊天什么的。
在抗战中有一个诡异的事不得不提一下。
事实上从1938年下半年以后,日本曾经和蒋介石政府关于停战谈判了三次。
原因就是日本也知道想完全占领中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而老蒋也知道硬刚是刚不过日本人的,所以双方都有停战的意愿。
但最终因为条件问题没有谈成。
老蒋的意思是让日本人回到七七事变前的状态,但是日本人不同意,心想我费了这么大的劲死了那么多的人,好不容易占领了这么多地方,你再让我回到起跑线,你不当我是个大傻子么。
言归正传。当时在东部沦陷区,有四支武装力量在纠缠:日伪军、国民党政府军、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地方抗日武装是国军和新四军都想争取的力量,不属于两党统辖只求自保,但是国军和新四军的矛盾却日渐突出。
当时蒋介石为了防止中共军队的扩张,特意给中共军队划出了规定的防区,而这块防区三面环绕国军,另一边是江对面的日军。老蒋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把新四军牢牢地摁在这儿别乱跑。
这和我党的方针就相违背了嘛,原因你懂的。于是没事就到处溜达,看哪儿好就占下来不走了。看地图就很明白了,国军防区到处都是新四军的支队,搞得国军是苦不堪言。
红色是新四军,绿色是国军,黑色是日伪军,各方势力乱成一团。
多说一句,新四军当时面对的形势确实是很不乐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八路军在北方,大部分国土都是沦陷区,国军都跑了,所以八路军是从日本人手里抢根据地,老蒋有意见也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我是在打日本鬼子嘛,抗日难道不对吗?
但新四军就不一样了,三面环绕的都是国军,你从国军手里面抢地盘,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这样一来,老蒋就不干了,就开始准备对付新四军了。
当时苏北那一带是江苏省长韩德勤的国军驻防。
陈毅和粟裕不是提前北上了嘛,在苏北建立了根据地,这就相当于是抢了国民党的地盘。双方打了一顿嘴仗,谁也不让步,最终升级成了一场大战,这就是「黄桥战役」。当时韩德勤的89军战斗力不行,让新四军给消灭了1万多人。
事后国共双方互发电报谴责,反正是各说各的理,都想占据舆论制高点。
我党就说,你们破坏统一战线,无故跟友军开火。
国民党就说,你们跑出了自己防区,严重违反规定。
我党就说,我们没事溜达溜达看看打几个日本鬼子咋的?
国民党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