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都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路。
话说,骗人网贷透支消费算个鬼的「消费主义」,我这样设想把消费与投资完全重合才是真正的「消费主义」……
注意!这个跟苏联解体前搞的每一个国民都持股不一样。
那就是修正主义到家了,等同于全民私有(而且是平均主义私有)。
也不同于我国之前的国有制企业(那个比较条块分割),我这个是宏观上的行业交叉投资持股,具体到个人,大家都还是劳动者,无产阶级,不具体占有生产资料。
只不过是以交叉投资持股方式保证各个行业都能从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利(稳赚不赔)。姑且算是「宏观盈利法」而非「账房经济学的微观盈利法」。
特别提示!上述观点极其仓促!极不严谨!之所以提出来,不是说非要按照这么搞,而仅仅是为了刺激大家开阔思路,不去钻各种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和MAGA的牛角尖。
理由如下:
长远来看,生产力是一定会也一定要发展进步的,这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力的过剩(如自动化,智能化)。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跟姓资姓社无关。
基于经典的三大产业分类,主流的,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劳动力的分流与转移,尤其是向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转移。美国不就老是吹牛嘛,一百万人种田,养活剩下来几亿人唱,跳,rap,篮球。但是,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
其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这是第一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还达不到的),使得服务业的劳动力都被挤压出来了,比如,无人机,无人车的推广,未来搞不好就会挤掉快递小哥的饭碗。啥?你说劳动力转移到设计,制造,操作,维护无人机,无人车?可惜,新创造的岗位未必与挤掉的就业机会等量代换,科技的发展往往是以需要少量劳动力的高端取代耗费更多劳动力的低端,兴许,人家挤掉1000个快递小哥的同时,只提供100个新的运维岗位呢?剩下的900个怎么办?怪他们不努力?
其二,第三产业的畸形旺盛会反过来挤压第一,第二产业,可能导致脱实向虚(这点不需要展开讲,大家都懂)。
所以,传统的「转移法」越来越面临「耐药性」。管你凯恩斯主义也好,罗斯福新政也好,MAGA也好,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生活消费)还不够旺是客观事实。
总之,真要论具体制度,有赖于专业人士的探索!
(二)如果能在上述第(一)点所铺垫的道路上稳步发展和积累到更遥远的未来,那我就畅想(狂想)「实人类社会,虚人际关系」
1。在劳动和生产层面,实打实的人类社会
一切都以需求为动力。
全凭想象啊,真到了那个时代,人类的任何需求和欲望(包括但不限于吃饭,穿衣,看电影,医疗,谈恋爱等等),全都被「某种高科技系统」(超算?脑机接口?别的什么?)抽象成高度概括的若干类指令,用来驱动生产。
比如啊,你想吃米饭、苹果、香蕉、羊肉、牛肉,这个想法不会被「系统」直接当做指令,而是先抽象成「需要主食、水果、肉类」,再用这个抽象和概括过的,「需要主食、水果、肉类」的指令,来(模糊)驱动生产。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人类的头脑过于天马行空(这跟素质无关,这就是人类的特质),客观生理需求和主观心理需求之间的差距和弹性大到不可理喻,不可能做到精确,只能模糊处理。
否则,若不加以高度抽象概括,那要是有人想一茬是一茬,想象出一个不存在的「九转还魂清冽果」,这到哪去弄?系统不得崩溃了?所以,只能抽象,概括,模糊。
那么,若是按上面说的,高度抽象概括,模糊驱动的「系统」,则实际的产量就也不会追求精确,而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上限和下限之间弹性浮动。
下限就是当时现存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总量(这个是算得出来的),不能比这个更低(除非生产力遭受巨大破坏,比如被小行星撞了)。
上限就是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准。
至于具体数量和种类,不依据个体想法。
不管你、我、他是想吃苹果还是「九转还魂清冽果」,一律抽象成「水果」这个指令,基于当时客观物质条件的配置(原料,产地,工具,设备等等),每一种能生产的水果都投入生产。
至于前面所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弹性浮动」如何实现,初步考虑的是产生需求时脑电波总量(或其他什么)的强度吧(姑且胡诌个概念叫「主观能动性的力度量化」)。
最后,大家会得到「九转还魂清冽果」之外(因为实在是没有),所有实际能生产的水果(包括真正想吃的苹果)。
也别计较是否浪费了,这个做不到「海量专,精确算」的。
好歹追求的是「物质极大丰富」,若是没有「多出来的」,还计较是否浪费,还算个什么「极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