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关于农业农村的对联 > 第5章 统万城高风沙紧(第1页)

第5章 统万城高风沙紧(第1页)

公元524年,九月,高平。

莫折念生在向东西两个方向大肆扩张之际,西北方向的另一只起义部队,高平王胡琛也在趁机活动。

胡琛是高平镇的敕勒族酋长,他的起事时间其实比莫折念生父子还要早两个月。早在524年四月,高平镇的镇民为了响应破六韩拔陵,在镇外聚众造反,胡琛被推举为高平王。胡琛起事之后,随即带人攻打高平镇城。但他的攻城能力不太行,打了好多天都没打下来。驻扎在高平镇城内的西道行台高元荣赶紧向泾州别将卢祖迁求救,卢祖迁趁胡琛攻城之际,率军从后掩杀,高平镇将赫连略也领兵出城迎战。两军夹击,胡琛支撑不住了,不得已只好率领残部沿高平川向北撤退,暂时驻扎在黄河边上,同时向破六韩拔陵上表称臣,请求北镇叛军的援助。

没过多久,高平镇就被莫折念生领人给打下来了。胡琛很没有面子。

之后,北魏政府光顾着看莫折念生父子的表演,忽视了胡琛的存在。

胡琛在黄河边休整了半年多,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又得到了破六韩拔陵的支持,军力逐渐强盛起来。他复出的主要动作,是派遣大将宿勤明达侵扰豳州、夏州和北华州。

而胡琛本人的目标,依然是他念念不忘的高平镇。

目前高平镇还在莫折念生手里。按说大家都是造反的兄弟队伍,不应该手足相残。但胡琛不这么想。他七个月前被赶出高平,在黄河岸边四处流浪无处容身,头上那个高平王的称号更像是一个讽刺。只有不惜一切代价拿回高平镇,才可以给部下和自己一个交代。

胡琛经过研究,发现现在高平镇有机可乘。莫折念生派驻高平的是秦军大将卜胡,但卜胡是羌人,而高平镇的镇民跟北方六镇类似,多是匈奴、鲜卑和敕勒人,对卜胡这个异族领导不是很认可,双方矛盾不断。卜胡有段时间一直在忙于攻打泾州,胡琛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秘密派人到高平镇煽动镇民作乱。这一招很有效,在卜胡回到高平镇休整的时候,镇民们突然发难,把卜胡干掉,迎接胡琛回到高平。

524年十一月,胡琛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高平镇。

西道行台萧宝寅忙于对付莫折念生,没精力处理别的事,于是政府派遣北海王元颢作为都督,带领部队去讨伐胡琛。

这时候,胡琛的叛军还在夏州和豳州附近游荡,没想好先去打哪里。看起来好像夏州更好打一点儿。

夏州是在原来统万镇的基础上改置而成的,州城就是大名鼎鼎的统万城。统万城最早由北夏国大单于赫连勃勃所建,共修有四个城门,分别命名为招魏、朝宋、服凉和平朔,赫连勃勃打算以此为根据地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但讽刺的是,统万城建成之后还不到十年,就被年仅十九岁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直接用骑兵给打下来了,连攻城工具都没用。

所谓坚甲利兵,不足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为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统万城虽然坚固,但地处长城之外,位置偏远孤立无援,粮草补给都要依靠外部运输。目前统万城已经被周边的叛军包围了很长时间,估计城中粮草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就算是铜墙铁壁也架不住守军没饭吃。

所以,趁机摘果子拿下统万城,进而占领夏州全境,看起来是个比较容易搞定的方案。

但胡琛这次恐怕要失望了,因为在统万城里有一个厉害的对手在等着他,这个人名叫源子雍,是现任夏州刺史。

北方六镇叛乱之后,夏州的胡人也群起响应,围攻官军。源子雍见叛军势大,短时间内难以平定,便领兵退到统万城里,婴城自守。统万城的城墙极其坚固,源子雍又善于抚慰士兵,深得大家的拥护。所以城内守军非常团结,即使被包围了很久也没有一个叛变逃跑的,统万城坚持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依然屹立不倒。

可是有些困难不是靠精神鼓舞就可以解决的,最典型的就是吃饭问题。现在统万城中已经断粮很多天了,守城将士只能靠煮马皮来充饥,战斗力下降得非常严重。即使这种情况下,部队的士气也没有受到影响,大家已经做好跟统万城共存亡的思想准备,决心为国守城到最后一刻。

视死如归的士兵当然是好士兵,可是源子雍是主帅,必须更长远更实际地考虑问题。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守住统万城,进而保住夏州,做不到这一点,死的再壮烈也没有意义。

但如果再没有粮草支援,统万城是肯定守不住的。

现在外面遍地都是叛军贼寇,四方音信不通,统万城已经跟朝廷完全失去联系,等待朝廷的救兵基本没啥希望。搞不好朝廷认为统万城早就陷于贼手,不会再派援兵过来了。

坐在家里是不会有粮食主动送上门来的。源子雍思来想去,只能铤而走险了。

于是他把守城的将士们召集到一起,跟大家说:各位,现在城中缺粮,已经很难再坚持下去了,我打算领着一部分老兵到东夏州运点儿粮草回来,城中守卫事宜暂时交给我儿子源延伯代为处置,希望大家能配合他的工作。

自己冒险出去运粮,留着儿子守城,这明显是安抚众心的举动,让大家相信自己绝没有弃城独自逃跑的打算,肯定还会回来的。

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守城将士已经跟随源子雍很久了,对他都非常了解和敬重,他即使不这么做大家也不会有疑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