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共享无人机回传画面监控着战场的周正,同样能清楚目睹眼下被炮火所笼罩的公路上正在发生的一幕。
一发接一发122毫米高爆榴弹从空中呼啸落下,不是炸在公路边上就是直击公路上排成长龙的车辆。
因为对公路这种不会动也不会跑的固定基础设施,提前标注好了精确炮击坐标的缘故。
所以哪怕此轮打来的122毫米高爆榴弹,并非任何高性能精确制导弹药,就是常规的无制导榴弹而已,但也依然有着相当高的打击精度。
现代122毫米高爆榴弹的威力已经非同小可,更精良的现代化弹药制造工艺,赋予了其更薄的弹壁与更高TNT当量系数的战斗部装药,大幅提升了破坏力。
单论毁伤效果而言,实际上已经比二战时期的老式152毫米榴弹威力更大。
这种破坏力级别的122毫米高爆榴弹,一旦直接命中车辆。
别说是寻常的民用车辆扛不住,就是换成装甲战斗车辆来,让坦克和步战车糊脸吃这么一下,该跪也照样得跪。
咻——
轰隆——
一发122毫米高爆榴弹呼啸落下,直接命中一辆停在公路上的T62坦克炮塔顶部,以斜射弹道精准砸在了这T62的天灵盖上轰然炸响。
巨大的爆炸冲击瞬间击穿了T62的炮塔穹甲,威力惊人的爆破洪流向下奔涌,如同开了花洒的淋浴一般喷入车内。
炮塔内三人、车体一人,全部四名车组成员没有半点逃生机会当场暴毙升天。
持续扩散冲击的爆破洪流,在车内继续翻滚奔涌,紧接着便点炸了高度危险的油箱与弹药架。
又是炮塔被从座圈里直接炸飞升空,空留无头尸体般的车体喷射着烈火,停留在原地成了钢铁焚尸炉。
调集了两个炮营,总共32门122榴弹炮的安德罗为了打赢这至关重要的一仗,可谓是不惜家底,将手头绝大部分炮兵都送上了前线。
32门122榴弹炮集火射击一条狭窄的公路区域,能打出的炮火密度会有怎样的恐怖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类似T62天灵盖被直接命中而后炸飞炮塔的场景并非个例,还有更多随行而来的坦克与步战车,在密集的炮火弹幕中被直击命中打到全车爆炸、炸成碎片。
高防护性的装甲车辆下场尚且如此,无防护的运输卡车和皮卡车的下场更是糟糕。
甚至都不需要直击命中,哪怕是近失弹也足够将这些无防护车辆轻易击毁炸碎。
更要命的则是这些车辆眼下还满载着人员,一车爆炸就是少则十几人、多则二十几人三十人当场升天。
通常来说遭遇这样的突然炮击其实也不算事儿,快速疏散部队驶下公路,向着两侧的空旷地域散开,即可最大限度削弱敌炮火的杀伤效果。
对于战术机动性都不算弱的装甲或民用车辆而言,这并不算难。
而博纳特的部队眼下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比停在公路上挨打的场面好不到哪儿去。
轰轰轰——
“该死!有地雷,公路两边全都是地雷!”
“142、143、144号车全部触雷!赶紧弃车!”
“右侧履带被击毁!我们动不了啦!”
虽是磁感应地雷,但难免也有一定的概率被坦克履带直接轧上起爆。
此时虽不是击穿底部装甲,但照样可以通过炸断履带的方式来使其当场瘫痪。
刚刚离开被炮火笼罩的公路,这下又再遭一劫。
接二连三不断炸响的地雷,将一辆又一辆对到底哪里有雷、雷区有多大、覆盖面有多广一无所知的博军车辆当场炸毁炸瘫。
如果是装甲车辆触雷其实都还好说,一公斤多的爆炸当量形成的金属射流,只要不是直接命中油箱弹药架这一类易燃易爆的危险部位,那装甲车辆大概率就是死两个车组成员、被废掉作战能力就算完事了。
但如果是运输卡车和皮卡车这种无防护车辆触雷,那结果就另说了。
一公斤多的爆炸当量,对于这些脆弱的无防护车辆完全称得上是致命的。
不但被金属射流瞬间击穿车底,连同无防护暴露在外的行走装置也被一并炸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