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红楼大爷贾珍网文在线阅读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可是,这家伙纳捐才半年不到,又要升官,群臣的脸色总是不好看的。若是这家伙只有七八品,咱们闭着眼睛将他跳到三品也未为不可,但他偏偏已经是三品高官了,参将上面是副将,如此大功,每年几百上千万两银子才值这么点?以后谁还给大顺朝当官?

但是,又一个但是,作为武官,副将再往上升就是左右翼总兵、金吾、羽林、虎贲三卫大将军、京营东西官厅总督!每一个都是手握重兵,可以左右京师局势的关键人物。要不换成京外武官?那也得是实权节度使,手底下少说也有数万精兵悍将!他贾珍半年前还只是一个混吃等死、喝酒狎妓的纨绔子弟。且不说皇帝放不放心,就是贾珍的后台大老板太子也不放心啊!

大家很默契的不提这个茬,转而在其他方面想办法。

要不换成文官?比如安排他在户部任个正五品郎中?虽然国朝一向文贵武贱,以参将换郎中算是平调,如要晋升,从二品侍郎太高,同等级置换岂不要到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十一个阁臣尚书都是科举出身,大家寒窗苦读十余载,又熬了几十年资历,才到如今这个地步,他贾某人连《论语》都念不全,还是纳捐得的官,半年就到文官三品,是可忍孰不可忍!为大顺江山社稷计,三四品清贵要职不能授予粗鄙武夫!此例绝不可开!

好嘛,要晋武职,皇帝不允许,换授文职,百官不允许!

好在还有最后一条路,贾珍身上是有爵位的。

说到爵位,我大顺的爵位体系绝对取前代各朝之所长,简而言之,分作两大类:

一是异姓功臣爵位,凡公侯伯子男五等,每等又分为一二三级,可以按资历升授。其中公侯伯超品,子爵正一品,男爵正二品。

一是宗室爵位,亲王、郡王以下,国公、大将军、卫将军都是超品,再往下就是一品神某字将军、二品武某字将军、三品威某字将军、四品两字骑都尉、五品两字云骑尉。

爵位承袭方式可分为世袭罔替与降等世袭两种,除皇子亲王(并不是所有皇子都会被封为亲王)世袭罔替外,其余爵位都是降等世袭,并且规定非军功不得封授超品爵位。可见,我大顺的爵位明显比前明要珍贵许多!

再说到贾家的爵位,他们又不是宗室,为什么混到宗室爵位里边去了?这其实是因为当年太祖皇帝起兵,与北静王水进、齐国公陈翼、治国公马魁、缮国公石勇、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约为同生共死的兄弟,大顺建国以后,太祖特意将这几家归入宗室爵位之中,才有了同为开国“四王八公”,为什么后代子孙爵位各不相同的情况。

太祖享国三十余年之后,太宗即位,但太宗皇帝病弱,不数年便已驾崩。太子年幼,宫闱之内有夺门之变,于是世宗即位。世宗疑忌诸宗室勋贵,不仅定下降等袭爵的铁律,还明确宁国公等异姓宗室爵位全部从一品神某字将军开始袭爵,且每次袭爵都降二等,直到五品云骑尉为止。宁国公、荣国公两兄弟因此郁郁而终,以至于贾代化、贾代善都只承袭了一品将军。等到太上皇即位后拨乱反正,重用了四王八公等开国勋贵,内修政理,外拓疆土,数十年文治武功足可与唐宗宋祖比肩,堪称一代明君!贾代善才得以积功袭封了荣国公爵位,贾代化也执掌京营重兵二十余年。当年贾家声威赫赫,真个是京中一等人家!

只是今上即位后,贾家后继无人,爵位降等,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言归正传,贾珍如今是三品威烈将军,晋升一级便是二品武烈将军,晋升两级便可以将他爷爷的爵位一品神威将军还给他,再往上晋升就不可能了。

御前内阁扩大会议经过短暂商议,都觉得这个办法好,既彰显了朝廷酬功大度,又照顾了文武双方的情绪。

这时候,礼部秦尚书站出来了。皇帝和几位内阁大臣面上都不好看,以为他又要出点幺蛾子。秦尚书当作没看见他们的脸色,只管奏道:“皇上,老臣以为直接以贾珍为朝廷大开财源为由封赐与他,会显得朝廷重利轻义,不利于教化!不若以太上皇感念其祖贾代化劳苦功高,特加恩贾家,命贾珍袭爵神威将军。如此两全其美,岂不大善?”

皇帝眼睛一亮,拈着胡须考虑片刻,笑道:“秦爱卿此策老成谋国,朕当启奏太上皇,由太上皇定夺!”

大家都知道太上皇是不管事的。

一边的黄尚书又启奏道:“臣以为当把贾珍调离南城。”他的潜台词是贾珍一手建起交易所,深悉其中奥妙,他若是上下其手,牟取私利,还真不好办!索性将他打发走,免得碍手碍脚。

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黄永,黄永躬着身看不到皇帝,但总觉得眼皮子跳得厉害。

几位内阁大臣都是老狐狸,他们各自盘算着,竟然都没有不同意见。

皇帝见没有人说话,笑道:“黄爱卿要调走贾珍,朕以为可行。只是一则将他调往哪里?二则何人继任?大家议一议!”

黄永奏道:“皇上,那贾珍如今是金吾卫南营参将,与右营或其他营对调即可。是否可行,听凭皇上圣裁!”

右营在哪?就是西城贵戚高官的宅第所在,右营参将胡顺之背后站着的是忠顺王。这么调动看似平常,其实右营更靠近宫城大内,而南城有了一个交易所,日后肯定是皇帝重点看顾对象,这一进一出,就变相削弱了忠顺王的力量。

黄永的小九九,大家都看的明白,刑部李尚书站出来反对:“臣以为,不如将贾珍调京营西官厅任指挥。”世人皆知西官厅总督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与贾珍同为当年四王八公之后,看起来相当公允,实则将贾珍踢出金吾卫。

皇帝目无表情,不置可否。他看了一眼众位大臣。早有人心领神会,东阁大学士邵润庠奏道:“臣的意见与黄尚书和李尚书不同。如今金吾南营不比往常,若平调左、右、北营,或京营指挥,未免有贬謫之嫌。不若升任中营副将!”

中营汛地就在宫城的城墙跟下,东至延熙门,西至安福门,昭阳门街穿过皇城官署往南至朱雀门,妥妥的核心要地。然而延熙门归东宫卫率管,安福门归羽林卫管,金吾中营于诸营人数最少,三个汛不到一千人,所辖只有一条丁字大街,主要任务就是站岗巡街,看似责任重大却什么权力也没有。

况且,这中营副将空缺已久,平时都是三个都司各自统带一汛,直辖金吾卫大将军。即便任命贾珍为中营副将,恐怕也无法改变现行的管理体制。更多的只有一个象征性的意义:朕很信任贾珍!朕也很信任太子!

这样一来,居然还多出一个南营参将。

大家看着皇帝一副深得我心的样子,还不知道邵大学士是皇帝的托?纷纷称赞这个主意好的不能再好了,要不是圣上贤明,我们做臣子的怎么可能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必须是圣上您老人家的功劳啊!

至于金吾卫南营参将会任命谁,大臣们好像遗忘了一样,再也没有提起。此事必有中旨,不劳做臣子的费心。作者都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提高一下价格,把这个官职卖的高一些?一万八千两真是太贱了!

好在皇帝最终还是偏向太子一些,这让大多数大臣松了一口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