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传统工科没人读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号与系统等电子学基础课程和一定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而专业课则以核工程原理、辐射防护等课程为主,直接以实际的核技术应用为背景展开。

这种定位使得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分成了关联程度不高的两个部分:面向基础的部分和面向工程的部分。

理论上讲,在一套完整的理工科知识体系中,这两部分之间的衔接是通过「在具体的工程背景下,结合工程经验应用基础知识」而实现的。

但这种衔接往往相当复杂:工程上的结论难以从基础课程的知识中简单推出,专业课教材上一笔带过的小结论也经常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和解释。

搞懂这种从理到工的衔接并不比深挖基础学科简单多少。基础课程本就难以精通,再结合这一衔接部分的复杂性,使得工科生必须承受所有专业中最重的课业压力。

这种课业压力同时压垮了学生和学校,如果以知识体系上的「合格」要求本科生,那么最终能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哪怕在清华也构不成绝对多数,大量理工科院系的正常毕业率在90%以下,部分高难度核心课程的挂科率甚至在四分之一上下。

而这可是清华……

学习难度客观存在,把整套知识体系搞懂对绝大多数天赋普通的人来说基本就是不可能。这使得大部分学校只能将知识体系的两部分进一步分离,基础课的数量和难度被阉割,专业课的考核方式也向划重点、背笔记靠拢,根本无法要求「理解」。

客观上讲,理工科专业搞出这样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培养方案,主要是由于目前对科研的要求占了主导,甚至压过就业。

这其中也有工业发展模式的因素影响:

原本那种100个工程师指导100个生产单位的情况下,每个工程师只需要考虑本厂的问题,做到6分就已经足够;

但随着工业模式的两极分化,如今那10个负责研发设备的工程师必须尽可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做到9分也才刚刚及格;

至于剩下的那些技术工人,有3分的水平就差不多了。

放到现在来看,造成的影响就是,国家缺乏能做到9分的(高端)理工科人才,因此这些拥有核心能力的人毕业后在各行各业都能混得不错;但大部分理工科毕业生只能做到7分,根本达不到现阶段的标准,等待他们的只有那些需要技术工人的岗位。

这样的背景之下,各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自然以培养出9分人才为目标,疯狂向培养方案加码,搞出一种纸面上看能培养高端人才的体系来。而等到实际落地时,又为了放大部分学生毕业而阉割课程难度。

4摆正心态,做好预期

然而,无论理工科专业现在存在多少系统性问题,它们仍然是大部分高考生的主要选择。

因此我并不会建议高考生「不要选择理工科专业」,而只会给出「慎重选择理工科专业」的建议,在做出选择之前,需要将以下两点考虑清楚,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要做好面对严酷的课业压力的心理准备。

理工科专业内部的两极分化是系统性的,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虽说国家需要理工科人才,但这是掌握核心能力的高端人才限定,和大部分毕业生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掌握核心能力的路是崎岖的,需要在一定天赋的保障下投入大量精力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要做好最终只能进入产业一线的心理准备。

对占绝大多数的最终未能掌握核心能力的人来说,进入产业一线是最终的结局。产业一线的工作需要的将是技术而非知识,到那时学历并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无论你是985、211或是双非、二本、专科毕业,做的工作都会是相似的。

但进入生产一线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失败。

比如说同一片工地上,可能同时有双非土木和同济土木的毕业生;对同济的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但反过来想,这也使得普通学校的工科专业拥有了更高的性价比: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和高考比自己高100分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理工科专业就业逻辑

1引言:「对口专业」之迷思

对口专业这个说法,更多其实是从早年计划经济,大学生工作包分配的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

当时的情况是「计划经济」,即国家根据需要,计划培养人才,因此50年代组建了大量的单科性理工科学校,比如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等,所谓综合性大学只有文理,而且数量很小,比如北大,南大。

这时专业与行业,专业与岗位的对口是明确的,自然也就有了「专业对口」和「对口岗位」的说法。

与这种分配机制相伴的是直接面向特定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时还有直接面向特定行业的专业设置,比如说人大曾经就有「工业经济系」和「农业经济系」的院系设置,直接面向工业部和农业部。

在这样一种模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