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说话不算话的句子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站在父母的角度,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可站在小孩的立场,我学习确实还是为了你们。或许以后进入社会会体会更深,但现在的我确实不爱学习,每次做卷子做不出题的时候都很想撕掉卷子。让我坚持下来的动机,并不仅仅是那一万块钱,而是你们骄傲地和别人夸奖我的样子。

我想变成让你们引以为傲的孩子,为此我付出努力了,我也希望在我努力前进的时候,你们可以信任我一点,站在我的角度考虑考虑事情。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但我总是想尝试一下,不仅仅是为了花钱享乐,也是想学着管理钱财,甚至研究怎么样赚钱,看看这笔钱我能用多久。」

——提出自己的诉求。

「你们可以给我开一张银行卡,第一学期先给我五千,剩下的帮我存起来,我正好看看自己的自控力如何,是否真的可以钱生钱,还是只是用来消费。如果我的消费观真的有长进,希望爸妈也能信任我一点。」

——各退一步,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段详细版的表达,放在真实情境使用的时候,可以简化一些。

试想,假如你们是父母(那种特别不讲道理、把孩子当猴耍的不算在内),面对一个遇到冲突就大哭大闹的孩子,和一个在有冲突的时候认真解释、积极解决问题并提供方案的孩子,你们更愿意相信哪一个?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面对「变」应该如何调整沟通方式的案例,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上文的方案我曾在现实生活中指导过一个拥有类似诉求的小孩。小孩在和父母仔细沟通后,不仅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奖励,而且父母额外赠送了他一台新手机,作为他到了大学后依旧不忘自我约束的奖励。

在明确了彼此的诉求后,即使真的出现「出尔反尔」的情况,沟通也同样可以解决问题,缓解冲突。

当然,不可否认,沟通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如果对方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那么即使沟通也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一开始就预设了对方一定是个无法沟通、不讲道理的人,并拒绝思考,那自己正在做的,不也是「不讲道理的事情」?

许多人之所以为「变」而感到痛苦,在于他们认为,「已经达成共识的,就一定会做到,而且不会改变」。

问题是,计划尚且赶不上变化,更不用说那些日常沟通中产生的共识、承诺了。

即使是最优秀的人,同样无法保证能够控制住生活中、自我可能出现的各种改变。

如何处理对话中的「变」,是我们提升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步。

综上,面对沟通中的「变」,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明确「变」的原因。

前面我们也说了,「变」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但是,之所以出现「出尔反尔」,也是有不同的原因:

有的是基于心境的变化。比如原本对学区房无感、追求快乐教育的年轻人,在看到了大城市严酷的教育竞争后,决定改变态度,对孩子严格要求。

有的是基于环境改变。比如答应一起出去玩,但因为天气原因不得不中止。

有的是出现了新的诉求。比如上文案例中的父母,在解决了孩子的高考问题后,又会开始担心孩子的消费观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担忧,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还有一些,确确实实就是欺骗和故意的画饼了。

在明确「变」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去分开,哪些「出尔反尔」属于欺骗、画饼,哪些则属于心境变化、情况转变,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面对恶意的「变」,当然要重拳出击,可如果对方并无恶意,是不是也可以有更加温和、双赢的解决方案呢?

其次,精细化自身「最关键的诉求」。

面对另一方的「出尔反尔」,人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在情绪过于激动的情况,忽略了自己最核心的需求,转移了问题的关键,产生了新的矛盾。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对小夫妻,挑选结婚珠宝。丈夫看到钻戒价格昂贵后,试图劝说妻子放弃钻戒,转买黄金,并强调「钻石是智商税」。

妻子生气地回复「钻戒怎么是智商税了,就算是,为什么不能买来给我开心?」慢慢地,对话演变成争吵,甚至闹到网上,大伤感情。

但其实,如果复盘一下,两个人的核心诉求,无非就是「如何分配婚礼珠宝的支出」。至于钻戒是否保值、黄金是否保值,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核心。

觉得钻戒贵?那就买个小的,剩下的买黄金就行了,或者干脆放弃钻戒,买个对戒,剩下的购买黄金。女方实在喜欢的话,也可以退一步,提出买个便宜点的。

吵架最忌讳的就是跑题,越是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越是不能被带偏。

接下来,想想「我的诉求,都是对的吗」?

就好像上文例子中的题主,理论上,他确实拿到钱之后,可以随意支配,想买什么买什么,因为这是父母答应自己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