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她重新的「接入」了整个家庭系统,她重新跟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了链接。
这就全部解释通了,如果萨提亚女士只为女孩,或者女孩的父母做治疗,那只是对家庭系统的局部进行调整,而一旦女孩走出治疗室,回归家庭时,她的「症状」又回来了,因为这个症状,是这位女孩与她家庭对接的「接口」,而导致这种「接口」的出现,正是家里另一位男孩的存在,以及家人思想里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观念。
也就是说,有些所谓的「心理疾病」,是整个家庭系统,甚至是来访者所处环境的产物,这些「心理疾病」,对来访者来说,很有可能是其生存,以及和他人相处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我们所看见的绝大部分心理问题,尤其是孩子所表现出了的心理症状,基本上都是他所在的环境,也就是父母、老师和同学,特别是父母,一起「合谋」教会的。
既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么如何来调整并改变这个家庭系统呢?
这里必须要承认,萨提亚女士太有创造性了,她想:「家庭成员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呢?
答案显而易见,就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那么,又如何来呈现关系,并且能够让家庭成员全都能看见呢?
」想到这里,萨提亚女士想到「能否用身体姿势来表达关系呢?
因为身体姿势具有很强烈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功能。
」顺着这个思路,萨提亚女士就在这一家人身上试了起来。
她让这家人,把自己在家中彼此的关系,用身体姿势表达出来。
结果,这家的父母,居然全都用「下跪」的方式呈现在儿子面前,表达对儿子的重视与讨好,而完全忽略了这位女孩。
看来,身体姿势的表达,跟之前的咨询和判断是高度一致的。
接着,萨提亚女士通过不断地调整他们的身体姿势,使其全家都能够看见和理解他们彼此的关系。
就这样,渐渐地,那位女孩儿逐渐好转了。
而且这次,她好得比较彻底,因为她所在的家庭系统,已经不再需要「精神分裂症」了。
这次案例,给了萨提亚女士极大的启发,她从这次经验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不断地咨询中,慢慢发展出了一整套家庭治疗的技术,并逐渐形成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流派」,在心理咨询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重新看见,重新连接好了,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以及后面挑战者的「新棉花糖实验」。
其实,米歇尔早在其做「种族刻板印象」实验中,就已经窥探到了家庭系统对于孩子的影响。
想想看,那些长期「缺失」爸爸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怎样的处境。
可以说,缺失爸爸的孩子,整个家庭系统的「抗压能力」是缺失的。
那些单亲妈妈,需要独立扛起整个家庭,对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只有妈妈一个人能够撑起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空间,孩子才能不受影响。
但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实在太难了,绝大多数人,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因此,这种压力,就会传导给孩子,孩子就会受到家庭系统的影响。
在米歇尔早年的「种族刻板印象」研究中,正是家庭系统对于孩子心理影响的真实写照。
到了棉花糖实验中,其实孩子在棉花糖面前呈现出来的行为,表面上看是孩子的自控力,但仔细深想一层,就不难发现,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他在自己家庭系统中所学会的应对外在环境的方式,只不过他们把这种方式带进了实验室而已。
再到后面的新版棉花糖实验,其实也是这样。
其中,理查德·阿斯林通过加入了「信任」因素,说明关系对于孩子「延迟满足」的影响。
而信任本身,就是关系的一种,孩子应对外在环境,特别是跟人打交道的方式,其实都是从自己家里学会的,都是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迁移」过了的。
而泰勒·瓦特、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三位学者,则更深入了一层。
实际上,他们将家庭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形式,通过实验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要知道,富人家庭和穷人家庭,所面对的外在压力环境是非常不一样的。
穷人家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他们所面对的外在压力,是富人家庭所不可想象的。
但话又说回来,不是所有穷人家庭的孩子都会出问题,那些对抗压力能力较强的穷人家庭系统,一样能给孩子撑起稳定和安全的环境,孩子的未来也会发展的很好;而那些家庭系统有问题的富人家庭,即使他们所处的环境再好,也会因为他们家庭系统的问题,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未来的发展也未必就好。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了,我的家庭系统能改变吗?
当然能,而且改变的关键,就是你得先能够看见你的家庭系统,尤其是家庭成员间的彼此关系,当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关系充分呈现在一个人面前,并被他看见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