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摸着半个时辰后,文祭才算正式开始。
在府衙前,搭建了一个高台,五六个穿着儒袍的老儒,高高在上的坐着。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江南的官,为这盛大的文祭平添几份威严。
“没想到就连淮城学院的老院长都来了,台上都是淮城的大儒。”
楚云听着眉头微微一皱:“世修降表的大儒吗?”
在李瑞虎庞大身躯的开路下,很快就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来到最前面的场地。
楚云紧了紧身上的大氅,抬眼一看,没有不由的一皱。
在高台上赫然坐着周少坤。
周少坤作为淮城久负盛名的才子,加上周家在淮城的地位,席上自然有他的位置。
周少坤坐在靠边的一张座椅上,似是觉察到什么,忽的向着楚云的放心望去,当看到楚云的时候,他的脸色也微微一沉。
周少坤作为淮城第一才子,淮城文祭自然少不了他的身影。
只是他没有想到,楚云这个酿酒徒竟然也来了。
这文祭比的是诗词歌赋,可不是酿酒,他不晓得楚云来的目的。
“鸡,坤哥,那楚云也来了。”在周少坤身边站着的周广胜,面色不爽的说道。
“不要理他,今日是淮城一年来最盛大的文祭,可不能因为他饶了雅兴。”周少坤平静的说道。
这文祭可是府衙举办的,江南的诸多才子都来了,在这种场合,他自然不会和楚云一般见识。
“你不是请了杀手吗?他左右也活不了几日,何必和一个死人浪费口舌。”周少坤面色清冷,轻描淡写的说道。
“坤哥说的是,何必和死人一般见识。”周广胜嬉笑着说道。
随着十几个花娘上台歌舞,文祭也正式开始。
花娘退场,一个面色清秀的书生徐徐登台,在众人瞩目之下开口道:“国盛我尤荣,家强我自豪,大败戎与狄,赢得声与名……”
那书生一步三顿,一首诗念了一刻钟。
刚书生的声音落下,台下登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无数书生皆是拍手叫好,称赞其才华横溢,乃是百年难得一遇的诗才。
可听了那书生诗词的楚云和杨建几人,却诗面色清冷,沉默不语。
儋州的惨像依旧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可淮城的文祭,尽是一群称功诵德的。
楚云没有说话。
接下来又是几个书生上台,吟出几首溜须拍马的诗文,引起周围一片掌声。
就连那不通诗文的孙掌柜都跑来附庸风雅。
“孙掌柜,你也懂得诗文?”楚云惊讶道。
“不懂,就是想听听,熏陶一下,熏多了不就懂了。”孙掌柜笑着说道。
当十几个书生称颂完毕,一个长须老儒满面荣光的起身。
先是对着台下的书生隆重的作揖,又对着圣人的雕像拜了三拜,俨然一副老学究的模样。
“他就是淮城学院的院长,可是德高望重的大儒。”
高台上的几个官吏相互推辞,说了一大堆的官话,算是给这文祭添了几分肃穆。
偌大的文祭上,不断有文人上台,展现自己的才华。其中不乏一些文采斐然的书生,不过作的都是一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