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申论从60到80难吗 > 8 章(第1页)

8 章(第1页)

人像被冰冻了一样。大概30秒钟的样子,现在已经缓解了。这是怎么回事?」刘主任立即回复:「我知道了,你别慌,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慢慢让自己平静下来。」李阿姨又问:「不会是心脏病吧?」刘主任回答:「引起胸痛最常见的心绞痛或心梗,不会在短短30秒的时间内就缓解,疼痛时也不会出现冰冻感,更不会在全身游走,况且前不久的检查已经排除了你的心脏病史。干燥综合征影响体内激素引起的过敏性反应的可能性更大。你再观察一下,如果继续出现疼痛,马上去就近的医院;如果没有,你明天来医院,我给你配点药。」刘主任的一席话就像一颗定心丸,李阿姨安心了。放下手机,时间早已过了零点。

读完后,从前到后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也没办法直接摘抄,也没有概括性的要点,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材料含义和脉络,来概括提炼自己的观点。我们按照三步走来呈现要点加工过程。

第一步:明确概括内容的方向

多数记叙性文体要概括的内容大多都是事件,事件的核心逻辑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动作(情节)、结果,但这几个方面要依据作答要求进行筛选。这里的逻辑要素我们就称之为微观逻辑层次,即针对做了什么,详细展开具体深入。

此题要写的是感谢信,无疑是在讲述刘医生为我母亲做了什么,还有对母亲的积极影响,把握这两点,我们在梳理记叙性琐碎内容时,最关键要找的就是刘医生的动作、母亲的感受体验。

第二步:材料阅读分析

材料勾画标注及思考

材料勾画标注及思考

首先进行要点勾画,再进行梳理(此步骤可以作为思考环节)

人物:刘医生,母亲

时间:去年2月深夜11点

情节行为:母亲突发胸痛,给刘主任发微信,刘主任立即回复,帮母亲查病因,告知方法,耐心解释安慰,让母亲别慌。(在临近的上一则材料中,有强调过刘主任对母亲「有问询、有指导、有安慰」,这里的材料更大程度上是深化)

对母亲的影响:害怕转安心。

感谢信是向主任及医院表达谢意的,即刘主任的行为对母亲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要写的逻辑要素有哪些?

1动作;2影响;3时间。

时间方面需要筛选,要凸显对刘主任的谢意,可以想一想,假如A:去年2月、B:深夜11点,A与B,没有了哪个,材料整体表意的情感倾向性会受影响?最终筛选是B,而11点等同深夜,最终表述深夜即可。

第三步:要素串联答案加工

要素串联:时间+人物+行为+结果

形成答案:深夜,母亲突发胸痛,刘主任及时专业指导,耐心解释安慰,让母亲安心。

延伸思考

记叙性琐碎性材料之所以在归纳概括方面会比较难以入手,原因就在于材料中本身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人物多、情节多、时间多、地点多……多而杂、多而乱,为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梳理出主次,不管时间线、人物线、感情线有几条,材料总是会有一个核心线的,都是围绕某一核心观点、要义而展开的,所以尽量不要被其他因素干扰。我们作答的时候,要结合题干,按题干要求找主线还是副线,当然多数情况下还是考主线。找到主线的核心要素,进行串联、稍做整理,即可呈现出作答。

记叙性琐碎材料整理的另一方面则是语言表达。从直白、接地气儿的表达转向公文式的表达需要一定转述,但一定切记关键词要来源于材料,不能过度引申,选词尽量贴合材料本意。

上面的案例是琐碎型细节型的一种,可以称之为记叙性琐碎材料,还有一类就是针对动作细节多,但意思表达比较委婉,没办法直接提炼加工的,我们也需要有针对性加强训练。

第四节梳理近4年8套真题,分析2022国考备考重点

我用了3小时梳理分析近4年省部级和地市级国考申论真题命题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22年国考备考重点,以提高大家的复习的精度和效率,具体梳理成果见下面两张图(谢绝任何形式转载),祝愿所有看到这两张作战图的伙伴,都能在22国考如愿上岸。

近4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分析

近4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分析

近4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真题分析

近4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真题分析

当然,可能看了上面两张图,只是觉得信息量太大,消化起来有些困难,这时你可以保存下来,复习一段时间后,再对比着来看。还有,无论大家是考省部级还是地市级,关键核心能力测查是一致的,都有必要贯通起来练习备考。

第三章实战实操篇

第一节单一层次概括题破解演示

单一层次,是指作答要求或材料中所涉及要点只有一个逻辑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