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星光电影院有3000个座位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能够拍摄出真正让观众沉浸其中的电影。作文获得了满分,他兴冲冲地去找父亲签字,父亲阅读后的表情则有些令他不安。

「电影都是假的。」父亲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什么意思的,你还是多做点实际的工作,怎么样?」

那之后,小小的邢鸽意识到,父亲可能没有那么喜欢电影。他再也没有在父亲面前提过电影相关的事情,他只是把这件事深埋心底,幻想从未破灭过。

邢鸽当时未曾想到,没过几年,那种真正让观众沉浸其中的电影,居然成为了电影最普遍的形式。

在21世纪30年代末期,那时候「全息世界」还被叫作「元宇宙」,一项后来被称为EI(Electroencephalograminterpretation脑电波翻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彻底点燃了这个当年被搁置许久的「宇宙」。

这项技术最早在1960年就由科学家提出,但不可以将人脑的电信号接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使二者完成某种程度上的「交流」。可是直到2020年,人们也只能做到通过读取脑电波来输入文字,运行简单的指令。对于人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计算机束手无策,完全无法理解。

突破发生在2037年。一名实验室的研究生在误操作之下,将给感应小白鼠脑电波的电极电量异常增加,电流直接击穿了小白鼠的海马体,之后又再次误操作,将电源再次增加,直接导致了线路短路,实验室启动了备用电源。

然而在这电源切换的一瞬间,输出端的屏幕上展现了一个异常的图像。这一现象被旁边的布伦特·库尔图瓦敏锐捕捉到了。

一年以后,他宣称自己成功复现了那天晚上他所见到的图像,那是小白鼠对于死亡的「想象」。

他还在论文中写道,将电信号还原到最基本的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去重新在计算机上构建语句或图像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人脑与计算机运行逻辑完全不同。

而那天晚上异常的电击,令小鼠的大部分意识被毁坏,反而令海马体临终的悲鸣最大程度简化,进而被计算机所读取。

那一段信号可以完整解码为一张图像,这也正是输出端屏幕上图像的来源。而布伦特通过这一年的实验,已经成功模拟了小鼠的海马体那晚的状态——换句话说,人类第一次读取了动物的「思考」。

那之后这项技术更加突飞猛进。2037年下半年,另一位科学家海伦·塔利通过改进计算机端接入信号的算法,成功读取了小鼠脑电波形成的三维模型。

2038年,塔利与布伦特各自连发论文,几乎是一个月一篇的速度公布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一年,他们通过对于这些大脑被部分破坏的小鼠思维的研究,逆向模拟了正常小鼠思考的脑电波,并且成功读取了正常小鼠的思维。

而在十一月份,另一份论文的发出,彻底产生了爆炸性的效果。

一名叫李科的年轻科学家,成功用计算机复现了灵长类生物的思维模型。在实验中,他们读取了关在笼中倭黑猩猩的思维半个小时,并且把这些思维以影像模式呈现了出来。用他的话说,最终成品「简直像是模拟倭黑猩猩第一视角而拍摄成的影片」。

最终,在多方运作之下,李科获得了一个机会,那是人类第一次以脑电波转计算机信号的方式,向外界展现自己思维的机会。

很多人还记得那段录像。

戴着眼镜一脸微笑的李科,将摩托头盔一样的设备扣在头上。然后他开始调试数据和仪器,视频里只剩各种设备运转的嗡嗡声,没人解释也没人帮忙。经过几分钟的调试,他靠在靠背上,比了一个ok的手势。

一个老者出现在镜头里,那是他的导师,海伦·塔利。

海伦在一旁对着李科缓缓说道:「现在,请想象一个立方体。」

旁边的黑色荧幕上,突然泛起了一阵涟漪,如同散沙聚成宝塔,一个缓慢旋转的立方体逐渐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立方体也越来越具体,它逐渐变得更标准,而后似乎拥有了金属的质感。但很快,它变成了一块褐色的土块,顶部还有绿色的草皮。

「哦,不要想你的《minecraft》了!」海伦哈哈笑道。

李科也哈哈地笑着,屏幕上却变成了他游玩《minecraft》时候的第一视角。

「不要胡思乱想,我们在录像呢。」海伦说。

「没问题的,我能控制要显示什么。」李科在头盔里,看不清他的表情,只看见他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这个视频迅速占据了各大新闻的头条,其应用的潜力之大,就算对于这方面完全不懂的人,也能深深体会得到。

已经沉寂了十几年的「元宇宙」再次被想起,这时候它更名为了「全息世界」。由Balve公司创建的第一个「全息世界」于2039年发售,不需要其他任何外设,只需要购买299美元的「全息眼镜」即可进入其中。

由于「EI」技术的发展,在「全息世界」中构建物体的成本几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