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饱饭从来不是所谓道理!人当顺理而生?
不!人当顺心而生。
儒家所求,到底该是什么?
仁。
这一刻,王阳明无比清醒地确定,朱熹错了。
既然有仁,那就有了让整个天下,睁开眼的可能。
王阳明依据的,不是任何人规定的道理,而是所有人内心的良知。
王阳明将自己所悟总结为一句话:「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他确信所有人是平等的,只要能唤醒心中的良知,每个人,都有成圣的可能。
王阳明确信,天地真正的法则就在每个人的心中,那便是所有人心中的真诚,正直与善良,只要唤醒每个人心中的良知,就能建设真正的美好社会。
他将此称为「致良知」,这是心学认识世界的核心,也是心学改变世界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让每个唤醒良知的人依照自己的内心行动,便可以推己及人,将世间的善良与美好汇聚成行动上的磅礴浩荡。
这便是心学改变世界的第二步,知行合一。
他要这世界睁开眼,他要那万千百姓抬起头,看到属于自己的人间。
从那一刻开始,王阳明创立的心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席卷整个东亚。
成圣由此开始。
悟道之后,王阳明开始了很多谪臣都会做的事。
丢官去职,离家千里,失望、懊丧、悲伤、绝望……当一切悲伤的情绪都走过一遍过后,还要做什么呢?
那就教几个学生吧,把自己的知识传递下去,中国文人向来如此,形体可朽,但知识绝不愿孤老天地之间。
或许这就是所谓文明的韧性。
王阳明无意间成了大明西南史诗的一分子,明中后期,无数或被贬或主动的官员前往西南,推广诗书,教化民众,最终实现了中华文明对云贵地区的彻底控制。
多年之后,史书称此为「改土归流」。
王阳明正是西南诸多官员中最为璀璨的一个。
王阳明出生时,长辈曾为他取名王云。
云是一种很分散又很顽强的物质,可以随意分散,任意切割,但只要凝聚起足够的水汽,白云朵朵同样能化作怒雨狂风。
云的沉默,只是在积蓄力量。
四百年后,德国哲学家尼采凝望浮云,书写自身的期许。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划破闪电,必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