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公务员考试如何选择合适岗位 > 4 章(第1页)

4 章(第1页)

直单位。

单位类别方面:如果追求事业发展和晋升,选择强势单位;如果追求性价比和生活质量,选择冷门和边缘单位。

1。如果追求事业发展和晋升,报高不报低,且选择强势单位和核心部门。

报高不报低的意思是,尽量报考高级别的单位。省考的话,报考顺序为省直单位市直单位县(区)直单位乡镇。国考的话,直接选择中央部委。单位级别高的好处不言而喻,就是晋升容易。以省直单位为例,在职务职级并行的情况下,表现一般,也是一级、二级调研员退休,干得好,能升到实职正处,干得更好、命中机缘,还可能升到副厅长、厅长,或者外放到各市当个副市长、市长,也不是不可能;那如果换作市直单位呢,表现一般,大概率也就是四级调研员或一级主任科员退休;县直单位和乡镇,如果当不上领导,有很大可能一辈子就是个科员。所以,无论你是想当官,还是想升到一个级别了退休,级别越高的单位都越容易。

至于核心部门和强势单位,列举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以省直单位为例,党委口的纪委监委、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政府口的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交通厅、住建厅、司法厅等。

2。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和生活质量,选择市直单位,且选择边缘和冷门单位。

此处性价比怎么理解呢?简单地说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PS相对而言。)

(1)市直单位收入高。比如前文列举的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广州、珠海,以及武汉、长沙、西安、成都等地,市直单位的收入均比所在省份的省直单位高出至少5W+,基本上全国都是这个情况。拿我所在的省份来说,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省直单位年收入约8-10万,省会市直单位年收入约14-18万,同城不同酬的现象非常明显。

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公务员收入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水平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说,省会城市由于经济较发达,市直单位的工资水平都会显著高于省直单位。但是对于省会以外的其他市,情况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北方各省份,省会城市之外的其他地级市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市直单位收入就不一定比省直单位更高了。

(2)市直单位工作轻松。可能我这么说很多市直单位的小伙伴就不乐意了。我申明一点,这是相对轻松,不是绝对轻松,是相对中央部委、省直单位和县(区)直单位、乡镇而言。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五级政府的管理体制决定的,中央、省、市、县、乡,「两头忙、中间闲」,市一级恰好在最中间,主要工作就是上传下达,既不负责政策制定,也不负责具体落实,相对而言最轻松。我个人在省直单位,平时在工作中与各个市直单位的人接触也比较多,对于这一点感受非常直观,就连市直单位自己的人都承认,他们比我们轻松很多。

但是要注意,以上所说只是相对而言,是总体而言。即便是市直单位,纪委监委、市委办、组织部、政府办等单位照样忙得飞起,996、007也是常态。

(3)关于边缘和冷门单位。通常是指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尤其是群团组织,在前文已经有过介绍。大家理想中的「朝九晚五」、不加班、没有996,如果说有人实现了这样的理想,那他八成是在市直单位或者边缘和冷门单位。

(四)关于岗位的选择

这是小伙伴最关注的问题,如何选择岗位才能提高上岸成功率?

1。岗位限制条件

岗位限制条件主要包括:专业、学历、政治面貌、基层工作年限、资格证书、英语四六级、户籍等。针对这些限制条件,大的原则是:在自身符合报考要求的前提下,限制条件越多越好。这一点很好理解,限制条件越多,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就越少,最终你的竞争对手就越少。每年都有很多岗位,由于限制条件很多,最终报名人数只有一二十人或二三十人,进面分数往往都比较低。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三不限」岗位,除非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实在没有可选的岗位,否则一定远离「三不限」岗位,这些岗位动辄都是1000人以上的报名人数,有些甚至两三千,进面分数非常高,一般都是当炮灰。

2。岗位招录人数

大的原则: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招录人数大于1人的岗位,招得越多,上岸概率越大。举个简单例子,A岗位招1人,报名人数100,报录比1001,B岗位招2人,报名人数200,报录比1001,那么应优先选择B岗位。为什么选择B岗位呢?

因为公务员考试是选拔性考试,不是资格性考试。什么意思呢?比如某岗位招1个人,那不管你考多少分,你都必须考第1名,否则没戏。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国考和省考中有大量高分考生落榜(而且往往都是以第2名的成绩落榜,你说气人不气人、难过不难过),也是为什么说公务员考试存在很大运气成分,这种运气,就在于报名时岗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