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人为什么要假装坚强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么想,鼓励你去学一学。这时候,你就萌发了对学吉他的初步兴趣,但这只是一个起步。

兴趣的发展和稳定依赖于个人对任务价值和意义的认可,以及持续的投入努力。

当有了初步兴趣后,就需要开始做点什么,你可以自己尝试练习,也可以观看观摩别人的练习。

还是以学吉他为例,当你弹出第一个和弦时,如果觉得这真好听、还真是让人有点享受呢,那么最直接的尝试、体验就给你带来了正向的反馈,让你觉得自己的练习是有意义的,让兴趣变得更浓厚了一点。

而看别人沉浸在弹唱练习中、觉得这表现真是太帅了,这种对榜样的观察学习,也能让你对练习吉他的兴趣再高一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储备的增加,吸引你的已经不仅仅是上台表演的风头了,你会觉得,原来音乐知识也如此丰富有趣,各种乐器有这么多相通之处,这些知识的内在结构联系,成为了你兴趣最深层的底蕴。

图3兴趣培养的阶梯

图3兴趣培养的阶梯

比起「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去做」,我们更应该「持续投入做一件事然后对它产生兴趣」。

当你觉得理解和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好像有点爽时,你就迈出了从关注表现目标转向掌握目标的第一步,就不会那么容易再陷入到假装的陷阱里了。这次失败=我不行?错!问自己两个问题,培养成长型思维

而想要从表现目标思维真正转变为掌握目标思维,还需要转变背后隐含的观念。

想要有好成绩、出风头的人,大多数怀有固定型思维,也就是认为能力是稳定、不可改变的特质,觉得有人能表现好是因为他们聪明,他们害怕失败,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暴露了自己能力的短板。

而想着掌握一些知识一门技能的人,更多地抱有成长型思维,觉得努力学习练习,就能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获得成长。他们并不会恐惧失败,因为在他们看来,失败就是吸收经验的机会,自己还可以重整旗鼓。

想从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可以在面对失败感到焦虑恐惧时,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并把回答写下来:

我可以从这件事中学到什么?

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我怎么做才能改善结果?

假装努力的人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归因到外界;而成长型的人为今后的人生找经验,看自己在哪方面还需努力。相信我们可以学到经验,人可以进步,事情会变好,正是摆脱假装努力的关键。

4。计划一定要远大?错!巧用短视天性,实施具体计划

即便培养起成长性思维,确定了掌握目标,当人们定下学会吉他或掌握考研专业课知识的目标时,这样的计划其实仍是模糊的、不知道多久之后才能见效的。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天性就是短视,因为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身处于危险恶劣的环境,平均寿命都很短,短视的人注重当下的享乐,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更有质量。这种天性保留在了我们的基因里,让我们在决定苦练苦学、在今后掌握一门技能时,仍会想着,在当下发会呆也过得挺舒服。

如果我们计划规划时做得不具体,比如只计划「这半天复习专业课」,但没有拆分成更具体的复习哪一门科目、每个小时分别复习哪些章节、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没有让我们有足够具体的指引和足够及时的反馈,那这样的模糊计划,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而好的计划,需要具备这几个特征:

具体且可观察。把需要做的事、需要完成的计划明确到具体、可观察的行为。「复习完这一章的知识点」或「把这支曲子练熟练」是具体可观察的吗?也许乍一听是的,但如果架起一台摄像机,它录下什么样的画面才能证明这些计划完成了呢?真正可观察的计划是这样的:「完成这一章的练习题,错误率在5%以内」;「练到弹这支曲子时没有错音」。

可分解为小步。根据进化心理学,我们会对很久之后的目标产生倦怠拖延心理,就不会真的投入努力了。如果我们把计划分解为小步,第一个步骤很快就能完成的话,那么完成这个步骤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就能进一步激励我们继续真情实感地投入努力。如果完成分解步骤时的奖励感不明显,还可以给自己设置一点额外的奖励。

表1计划制定表

表1计划制定表

假装努力的人,既得不到真实的成长,又会因为假装而感到焦虑。

所以,正视情绪,培养兴趣,转变思维,实施计划,跳出假装努力的怪圈,做一个对自己真诚的人吧。

作者:木棉959

为什么大学生总是最容易堕落的群体?:大学生防堕指南

?

?

高能量青年养成记:10个心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