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高考是怎么阅卷 > 2 章(第1页)

2 章(第1页)

本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保证阅卷的公平性。

中国每一个省份都有数十万考生参加高考,这么多的试卷要在7-10天的时间内批阅完毕,阅卷组里往往需要很多老师同时工作,高考阅卷的大部分制度设计都是为了保证不同的老师对评分细则保持统一的理解,具体的方法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和所有的工作一样,阅卷组是需要岗前培训的。

因为高考阅卷整个过程会持续7~10天的时间(通常来说是8天,很少超过9天的)。

基本情况是:正常而言7号8号高考结束,然后考生的试卷会被扫描归档,阅卷工作一般从11号或12号开始。

按照惯例,25号的凌晨考生就能够查分了,所以通常而言分数的统计核对工作23号就要完成,严格来说24号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了。

但尽管时间这么紧,我们一定都会有半天的时间进行阅卷培训,具体内容是帮助每一位阅卷老师精确理解高考的评分细则。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会签一份保密协议,强调一些纪律性问题,包括不能在阅卷期间私自接受媒体采访,严禁在阅卷期间公开透露评分细则,阅卷工作结束五年内也禁止透露评分细则。

然后我们每一位老师会领取一份我们即将批阅的题目答案——这份被称之为《评分细则》的东西与稍后省教育院公布的《参考答案》是内容一致的,唯一的不同在于我们拿到的答案后面,每个步骤都标注了相应的分值,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核心。

在纸质阅卷的时代,这份答案是需要每个老师签字领取,用完上交的;但现在因为我们都改成了电子阅卷,这份答案就不再有纸质版,而会是在每一位阅卷老师登陆的系统中自动保存。

阅卷组的组长会针对这个细则进行非常精细的讲解。

精细到什么程度呢?

除了「每一个步骤哪个位置该给什么样的分数」这种普通问题,每一道题目阅卷组还会「猜测」学生会在哪些地方犯错误——比如有些题目的某个条件,就是命题人给学生挖下的坑,一道题目有不同的坑,阅卷组的老师则会评估考生掉进不同坑里的后果如何。

老师在教你「揣测出题人的意图」,其实阅卷人也在「揣测答题者的意图」。

阅卷组认为考生们会犯的那些典型错误将会被罗列出来,并由阅卷组长向我们一一解释每一种错误出现时应该如何扣分。

当然了,在组长讲完了《评分细则》后,所有阅卷组成员在正式工作之前还有一个所谓的「适应性练习」:我们会从今年真正交上来的那些试卷中随机抽取几千套试卷作为「样卷」,发给每一位老师进行轮流打分,测试大家对《细则》的理解程度——这几千套试卷会不断在所有阅卷组老师的机器之间轮流打转,其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练习和感知。

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每个老师大概会批阅200至300份样卷,因为样卷会是系统随机重复分发的——就是你批阅了200套到300套试卷,但这其中甚至有150套都是重复的,有时一张试卷可能断的重复在你面前出现,其目的就是系统会比你两次看到同一张试卷时的判分结果是否一样;也会对比你判出的分数和其他老师相比是否差距过大。

如果你的判分与同行相比偏差特别大,那系统就会把你给挑出来,阅卷组长会找你单独谈话,来一对一给你进一步解释,看看你对评分细则是不是了解的不够充分。

在适应性训练结束后,我们还会进行一个复盘。就是所有的阅卷组成员都集中在一起交流一下在我们批阅样卷的过程当中有没有碰到一些非常特殊的案例,是之前大家闻所未闻的。

这个环节是我最喜欢的,阅卷过程很枯燥,但这个环节总是充满了惊喜。

老师们会讲一些你闻所未闻,根本就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我在2018年阅卷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学生。

那一年全国I卷理科数学的17题是一个解三角形的题目,最后的问题是求一条边的长度:

又一个熊孩子,估计是真的算不下去了,他居然在答题纸上画了一个特别标准的图(真的特别标准),然后写「根据精确作图,并测量可得:……」

——这道题目的最终结果是5,因为他画的图实在太精确了,所以他就量出了一个正确结果!

你看,这样的案例,命题组的老师事先能想到吗?

根本想不到!

但是在阅卷过程中正儿八经就会出现。

那对于这些非常特殊的案例我们应该如何判分?

这不可能由任何一个老师单独做决定,我们都会把这些特殊案例反馈给阅卷组长,然后所有老师一起讨论,最后将讨论决议纳入评分细则中。

即便你的案例是一个特殊案例,但这个特殊化的案例在我们的评分流程中会获得统一认知,如果下一次其他同学出现了和你一样特殊的答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