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战斗的民族俄罗斯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普京以极大的经验,什么意思?

就是一定要回到苏联时代反恐的铁血政策上来。

俄罗斯人不怕牺牲,俄罗斯人要想生存下来,这只有显得比他们对手更残酷,更不怕牺牲。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他国内这种严峻的安全局势之下获得安全。

这是俄罗斯这个民族在它千百年反侵略的这样一种历史的过程当中,形成的这样一种对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独特的认识,他们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觉得人质死亡了,反恐就失败了。

俄罗斯反恐的成败只有一个标准,是不是歼灭了恐怖分子?

有没有对恐怖分子做出让步?

至于人质的伤亡,他们会哀悼,但他们不会在乎。

他们不会在乎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莫斯科大剧院绑架案,在1999年8月的时候,普京执政的时期,俄罗斯跟车臣爆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由于在战争当中车臣军队交战不利,巴萨耶夫故伎重施,他训练了40多名车臣的恐怖分子,这一次可不得了,这次来的不是男的,为什么?

因为当时凡是有车臣特征的男性,在莫斯科、在各个城市受到严密监控了,所以巴萨耶夫派出了什么呢?

派出了女性的恐怖分子,就是闻名世界的黑寡妇,他们拿大罩袍把自己罩住,炸弹缠在自己腰间,所以40多名黑寡妇她们跟若干名当地的恐怖分子攻入了莫斯科东南区的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挟持了当时正在看演出的850多人。

她们的要求很简单,说俄罗斯军队要像叶利钦当时那样撤出车臣,可他们遇到的是普京啊,普京是什么人?

普京是克格勃出身的,俄罗斯一边在谈判,但另外一方面记者发现好像旁边下水管道是不是在维修,有若干工程人员在修下水管道,实际情况是什么?

是俄罗斯的特种部队成员找到他们剧院的这样一个排气管道,往排气管道里注射神经毒气,这只有俄罗斯能干出来。

只有俄罗斯为了反恐,居然向人质里面放毒气,神经毒气把所有人都麻痹了,俄罗斯人进来以后一个一个的把黑寡妇打死,39名恐怖分子被全部击毙,但是也有129名人质因为抢救不及时,被俄罗斯人自己放的麻醉气体和神经毒气所杀害。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经过这样一起悲痛性的事件,如果这个事件放到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次大灾难。

经过这样一次事件,普京的支持率反而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什么?

因为俄罗斯人民他需要的不是一个爱民如子的领袖,他需要的是一个把国家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的领袖,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不怕牺牲、不怕伤亡的强硬派领袖,普京虽然造成了人质大量的伤亡,但他在俄罗斯人的心理他得分了。

在这样一种得分的情况之下,普京就摸索到了俄罗斯社会对于反恐的期待,这个期待就是越强硬越好。

在2004年9月1日的时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别斯兰事件,那一天是开学,一群孩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那个地方,那天是孩子开学,小孩在一起交作业、联欢会、表演节目,突然一伙车臣恐怖分子又出现了,劫持了这群孩子老师,在整个体育馆校园里头放了很多的爆炸物,将近是1200多人成为了人质,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惨的一次。

你要知道俄罗斯人还真的很了不起,恐怖分子那一批来的人多,人多示众,别斯兰市是个小城市,当地都没有多少警察,结果当地警察听到枪响,知道学校被人劫持了以后,很多警察其实没有经过什么武装训练的,很多是交警,拿着枪就往学校冲,跟恐怖分子激战,尽量拖延时间。

这批警察的牺牲,最后让恐怖分子爆炸物防御阵线没有布上,但这个代价就是很多警察就身负受重伤,甚至伤亡了。

当时电视台放一个警察的事真的很感人,我们当时看到录像,警察同志他被抬出来的时候,浑身都是鲜血,他就跟记者讲,他说什么呢?

他说你们要知道困在这里面还是一群小孩,他们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需要享受,我们都活了这么久了,我们用我们剩下的命去换他们的未来是值得的。

很多警察甚至驾车100多公里开回市区,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拿着武器就冲上去,跟恐怖分子搏斗,像这种场景我们说心里话的,在西方国家是很少见到的。

除了英勇的警察之外,俄罗斯反恐还有一股力量,是什么力量呢?

就是不怕牺牲的民众。

别斯兰市是俄罗斯重要的一个征兵源,类似于我们的所谓的鬣鼠乡根据地,当地的人民群众骁勇善战,一听说自己的孩子被绑架了,自发聚集了几千名群众,手持火箭炮AK47的群众把学校团团围住,当时要杀进去,要跟恐怖分子一决胜负,但他们不专业,解救人质,硬攻不行。

据说,别斯兰的市长几乎是声泪俱下,求家长们再给点时间,说相信政府,我们的人正在来。

家长们给俄罗斯政府10个小时来解决问题,普京派出了阿尔法小队连夜就飞到了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