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升直接将前两日朱允熥在都督府和他们提到的军略给概括的说出。
而走海运,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在大明漕运之外,再开海运之路。且这条财富之路,将会由大明的勋贵们掌握。
即便是常升也不能拒绝这样的好处,哪怕他不卷念南方的一分一毫的产出,但其他勋贵却不可能如他一样。
在朝堂上向来存在感极低的工部尚书秦逵迟疑开口:“造大船,走海路?”
朱元章亦是来了兴致,好奇道:“都督府是这般想的?”
常升点头道:“臣以为,此番若要征讨安南,朝廷可出京卫兵马三万,仅需海船百艘运载兵马粮饷,可为朝廷节省行军粮草过半。
待大军有斩获,也可由海船运回应天,亦是节省粮草开支。”
秦逵皱眉沉吟着,仔细思考着大军出征的耗费问题。
而郁新已经开口道:“启禀陛下,开国公所言不假。若我朝大军出征,仍由官道陆路南下,朝廷必然要征发役夫运送粮草,如此之下朝廷就要多出一份口粮。南下沿途地方官府,亦要供应大军粮草,运送途中仍要耗费。
若是由海船南下,虽有耗费,但却远不是官道陆路可比。且海面之上道路通畅,大军南下耗时也将缩短。臣虽为文臣,但也知晓兵贵神速的道理,大抵便是如此。”
一条大船,可以运漕数千担的粮草,而只需要水手百十人而已。但换成走陆路,数千担的粮草就要数百人来运送,还要派遣护送的官兵。
古往今来,凡大军出征,言称数十万、百万大军,实则上大半都是将那些承担运送粮草等服徭役的人给算了进去。
一支号称有十万大军的军队,实际上往往可以用于战争的官兵,只有三四万左右。
余下的,都是那庞大的维护这支军队能够正常运行的人员。
朱元章几度考量,最后拍拍朱允熥的肩膀。
他面朝百官,沉声道:“此事,咱已知晓,且容咱再行思量,另有旨意晓谕朝堂。”
朱元章并没有几乎给出决定,而是将这件事情给押后处理,并且露出要散朝的痕迹。
孙狗儿立马上前询问可有再奏。
百官哪里不懂,纷纷躬身低头。
而后,随着孙狗儿一声退朝,百官便开始有序退出中极殿。
回到后殿准备换衣的朱允熥,就看着老爷子正一脸暧昧的盯着自己,是左看看右看看,不是的露出笑容来。
这衣服没法换了。
刚刚解了一粒扣子的朱允熥,松开双手:“爷爷,您今天怎么不在大本堂?”
朱元章哈哈一笑:“好啊!是咱家的好孙儿,办的事情就是麻利爽快!提振兴气!”
这才一年的时间,朝廷就平白多出百万担粮食、数百万两银子。
朱允熥躬身低头:“孙儿不过是胡打胡闹而已。”
朱元章一吹胡子:“若是能胡打胡闹就弄出数百万担的粮食,数百万两的银子,爷爷盼着你继续胡闹下去!”
就在朱元章大夸特夸自家大孙子的时候,焦角落里传来一道感叹声。
“确实长大了。”
朱元章和朱允熥爷孙两人立马转过头,就看到太子朱标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挤出笑容来。
朱元章盯着儿子好一阵,摇着头道:“你倒是难得这般诚恳的夸这小子。”
朱标笑笑,转口道:“您是不是该召见大臣们奏对了?”
朱允熥愣了一下,不知道老爹为何会有这么一说,转头看向身边的老爷子,见着对方脸上的笑容。
他这才反应过来。
“爷爷您是允了开国公所请,准备发兵征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