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彪饶有兴致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大侄子,他也是头一回见到郑森这么刚,虽然郑芝彪也不同意向大清投诚,但郑芝彪还是面带疑惑的问郑森道:
“我记得大木对那张世康颇有怨言来着,怎的今日却这般向着朝廷?”
郑芝彪虽然不同意投降大清,但言辞毕竟和缓,而且如果大哥郑芝龙最终下了决定,他也绝对会服从。
可这大侄子的言辞就激烈多了,俨然一副誓死不从的模样。
“就是呀大木,你莫忘了,张世康那小子,可是杀了你的授业恩师。”郑彩补充道。
“我与那镇国公为个人恩怨,个人恩怨岂能与民族大义相提并论?”郑森毫不犹豫的回答。
老师的死,令郑森悲痛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郑芝龙花费巨资为郑森请的诸多先生里,郑森最敬重的,便是牧斋先生。
而牧斋先生的本名,叫钱谦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的没错,钱谦益自诩爱国,也自认为若到了危难之际,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毁家纾难,可是他没做到。
但他的学生,却做到了。
若再往后推两百多年,还有一对师生,与钱谦益郑森的境遇如出一辙。
而两百多年后的那对师生,叫康有为和梁启超。
“年轻气盛!民族大义值几两银子?
倘若郑家断了财路,你去问问那二十万士卒,可否愿意为了你所谓的民族大义不要饷银?”
郑芝龙气坏了,他觉得为儿子找大儒当师父,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
儿子都被教坏了!
郑芝龙说的是现实问题,然而郑森听了却并不买账,反而瞪着父亲道:
“父亲就那么肯定,若大清入了关,就会放弃海贸,让我郑家独享吗?
那镇国公定然是知道了海贸的利益之大,方才会要分一杯羹。
大清国的那位皇帝倘若果真聪颖,又如何能放弃这块利润丰厚的糕点?”
郑芝龙随口的几句话,终于令得在场包括郑芝龙在内的人皱眉沉思。
民族大义他们或许真没放在心上,但关乎利益的事,却不得不去在乎。
毕竟他们之所以不满大明朝廷,根本原因就是朝廷想瓜分他们海贸的利润。
是啊,倘若果真是大清得了天下,难道真的会将海贸拱手相让吗?
凭什么?
就凭郑家曾帮了大清?
在场的人都久经战阵,自然不会那么幼稚,都懂得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郑森毕竟年轻,他本以为给长辈们讲民族大义、讲大道理可以说服他们放弃幻想。
可却没想到,最终让长辈们破防的,竟然还是因为银钱的事儿。
于是,会议少有的卡了壳。
大客厅静了下来。
……
喜欢大明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明第一搅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