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如何高效的阅读文献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具体怎么做呢?

不妨让我们先阅读这一段假想的论文片段:短短几行文字,直接包含了几十篇论文,难道应当把上面所有作者的论文全部下载精读么?

别急!上述论文,大多翻一翻就好(所谓速度,抓住大概,记住发现即可),而你需要重点关注通读的有:(1)小领域的第一篇论文:Author1的论文开山之作决定了本领域的基调,有时也决定了此领域先天的问题。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Mishkin&Ungerleider,1982这篇论文基本奠定了我们对于视觉通路的神经机制理解,但是其中较为粗糙地划分了两条视觉通路,现在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两个通路并非直接泾渭分明。

(2)刊登在很好期刊的论文:比如Author22的AnnualReview论文,当然你也需要到文后参考文献中去寻找其他顶级期刊的论文能刊登在顶级期刊的论文必然融合了多学科,有极高的视野。

比如AnnualReview的论文,必定是大牛被邀稿才有机会创作的,其他顶级期刊的实验性论文更是要有跨学科和跨理论的颠覆性。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大多数论文都是在顶级期刊论文的引导下完善理论框架而已。

再看看其他一些细节:(3)Author12力排众议,总结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提出了不一样的假设。

能与其他人观点相反,且发现新的理论和方法,必然是有独特之处,更不要说它受到了一众学者的支持。

这类论文需要重点关注,是要精读的。

(4)Author23的研究被单独拉出来介绍,核心在于融合不同的理论,是必须要细读的,尤其要注意C理论如何融合前两者的不同之处,以及如何分析可能相矛盾的数据。

如果文中所提到领域就是你的研究方向的话,上述的Author1到Author23每篇论文都应该都精读。

但是它们之间的优先级(先后顺序以及思考的优先级)肯定不同,最重要的是总结那些重要的文章。

所以,在初涉一个领域时候,不妨先看几篇综述了解大概,从综述而非实验论文开始;其次,把优秀的综述论文作为线索,选择反复被提到的关键实验论文精读;最后,按照上述方法反复筛查,有的放矢,先理解大概,在心中构建学术的框架,之后再去寻找那些反复被提及的好论文补充好框架,知识面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做好精读工作我们刚才已经反复提到了「精读」这个概念,那到底怎么才能算是精呢?

毕竟论文也不是翻一下就能记住的,而是需要用一套阅读方法,把核心知识从纸面抽取到你的脑海中。

在我看来,论文精读的重点不只是阅读这一篇,而是在于怎么内化知识点进入心中的知识体系。

所以先打好理论框架(如何搭框架可以再阅读上面部分),再把这些论文作为基石放入框架之中。

所以,每篇论文的结论都不该是独立的出现在你的知识体系里,而是应该变成你心中知识网的一个环节才行。

因此刚入门时,不要在普通论文上浪费时间,谁让它们不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好材料。

对文献的整理要抓住重点而非过分在意细节,等到做实验时候再翻回去扣细节。

我刚读博士时候,老板强调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周对一篇实验类论文进行文献总结,用意就是督促我深度阅读,同时根据笔记反馈我的阅读深度和理解是否准确。

你也可以在一开始就练手起来,字数几百字即可,每篇实验的总结只要涉及三个方面就好: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之前理论发展和目前缺陷)他们怎么做这个研究(实验方法,实验假设,尤其是与前人的不同之处)发现了什么(总结结果,补充和理论的关系,「为何这个实验能完善理论框架」)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能准确总结下来,那你就是真的读懂了这篇论文。

而且这份笔记也是未来写作的素材。

一开始写论文时大家对文献的记忆都很差,也难以拿捏重要性,那你在写论文时候拿出这份总结,就能迅速让你回忆起来内容,也能直接运用进你的论文里。

读论文的能力与要求为了建立完整学科体系知识,选择自己的领域,并且了解学术动态,阅读更多论文是必须的,但阅读也只是科研的前奏,科研的时间并不是无限的,任何人都无法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阅读文献上,否则哪有时间实验和写作呢?

个人认为,一位刚涉足科研的硕士学生,需要积累大约100篇论文的知识,方能对领域内各个小研究方向有清晰的把握,从而能够判断出研究的热点,独立完成一定科研任务;而一位博士要毕业,这个数量需要提升到500。

毕竟一般的博士毕业论文都需要引用大约200篇论文的成果(按照一篇文献综述加三篇试验性论文的量估算),但只阅读200篇肯定不够,毕竟不能说吃了三个包子饱了,就归功于第三个包子。

想要在有限的科研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