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学生还是应该掌握选题技巧的。
理由一,并不是所有指导教师都会给定课题,有时需要学生自拟题目;理由二,并不是所有指导教师会能给学生一个高质量的课题,学生应该有鉴赏能力;理由三,尽管教师给定了高质量课题,但学生可能并不能理解这个课题;理由四,掌握好选题技巧,对于提升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夯实独立的、长远的自我发展基础。
有人会说,让毕业生自拟题目太难了。
在笔者看来,拟出一个好题目很难,但拟出题目并不难。
本书就提供了28种出题的思路。
一般来说,课题从两个方面中得到:一是从对他人研究文献的参考中来;二是从对社会生活实践的观察中来。
在这两个方面中,还有多个具体的出题思路。
在此介绍一些思路,供读者借鉴。
(一)从对他人研究文献的参考中来创新是学术论文的首要要求。
学术创新就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的学术发展。
因此选题时,通过参考他人研究文献,能找到学术创新点,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研究思路。
1、细化某个研究对象已经被前人研究过了,但这个研究对象有若干个部分或者若干种类型等,我们不妨在前人基础上,就对象的某个部分或者某种类型开展。
这就是细化。
如,有人研究了机动车交通事故特征,而机动车包括小汽车、小货车、大货车、大客车皮卡,甚至作业车等多种类型。
其中,大货车、大客车又是交通安全管理重点关注的问题。
如果此时大货车、大客车的交通事故特征尚未被研究,那么我们不妨选择它们(大货车或大客车的交通事故特征)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细化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如,按照类型细化,他人研究了机动车交通安全问题,重型货车是机动车的一种类型,我们研究重型货车交通安全问题。
如,按照条件细化,他人研究交通事故特征,那么我就研究冰雪天气下的交通事故特征。
如,按照空间细化,他人研究了全国交通安全形势,那么我们可以研究西部地区交通安全形势。
如,按照时间细分,有人研究整个明朝的历史,而黄仁宇先生选择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作为一个切入点,研究了明朝。
最后,我们还可以将几种细化方式糅合到一起进行使用。
一些课题比较大,难以研究。
但是加上一些限定条件,它就可以变为小课题,从而产生了新意,具有了研究价值。
如,人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