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六个人在荒岛 > 第47章 大弓告成(第1页)

第47章 大弓告成(第1页)

渡渡鸟的发现和圈养,解决了六人没有蛋吃的问题。

而林羚的发现,也为王胖子制作弓箭解决了一大材料问题。

弓臂的内侧需要贴角片,以两片水牛角为最好,而羚羊角也是可以的。

我国古代也有用羊角替代牛角的制作方法,因为羊角较短,需要用四片。

林羚的角虽然长,但是是螺旋状的,不够直,所以也只能截成四段来用。

王胖子用锯将林羚的角锯成片状,切削打磨成四段贴在了弓臂内侧。

每两个角片之间都需要用一块材料垫一下,叫做“梁子”。

梁子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两块相邻的角片在拉弓时互相挤压,造成磨损,起一个缓冲垫的作用。

俗语中有“结了梁子”的说法,据说就是源于此,指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互不接触的意思。

梁子的材料有多种选择,垫一块木头也可以。王胖子直接将上次留下的野猪獠牙,锯下几块当作梁子。

经过几天的阴干,弓胎、弓梢都基本定型,现在角片、猪筋也都准备好了,王胖子就开始弓的组装。

组装主要是用猪胶来粘,将角片粘在弓臂内侧,筋粘在外侧,弓梢粘在两头,弓把粘在中间,就大功告成了。

木材、竹片等材料的粘接都要分两步。

第一步先用稀胶打底,将晾干的猪胶按1比9的比例泡水(胶1水9)就是稀胶。稀胶渗透性好,将其涂在木料上,晾干后再涂一遍,就完成了打底。

第二步是正式粘接,将猪胶按3比7的比例泡水。将涂过稀胶的木料粘起来,固定之后放在阴凉处晾干。

胶的粘接、晾干比较耗时,尤其那筋需要粘多层,必须等上一层干到一定程度再粘下一层。整个过程持续了好几天。

组装好的弓,需要用净刨将表面削得干净平滑,再用细磨刀石进行打磨。

为延长弓的使用寿命,最后还要再蒙上一层皮,用羚羊皮就可以。

将羚羊皮鞣制晾干之后,切成宽度适当的长条,用细磨刀石将其表面磨粗,再用热水泡软。在弓臂和皮上刷胶,将皮贴到弓臂上,最后用刀裁去多余部分,放起来阴干。

弓臂阴干期间,王胖子还要制作弓弦。传统工艺一般用牛筋、牛皮或蚕丝、棉丝制作弓弦,但他们已经有捡到的缆绳,直接将缆绳拆成细股就可以作为材料。

有了这种细绳,剩下的就是弓弦的编制和安装。

编制弓弦首先要确定弦长,就是弓弦的长度。因为弓臂在挂弦时要弯曲,所以弓弦的长度不太好计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临时找根绳子当作弓弦,将其挂到弓上,多次调整直至长度合适,然后再量一下长度。这把弓的弦长最终定在1米2左右。

王胖子直接在一根圆木上钉两根大铁钉,距离1米2。

第一步将细绳在两根铁钉之间绕上十几圈,形成一个环状的线圈。

第二步编制弦耳。弓弦的两头要挂在弓梢上,所以两头要有“弦耳”。将线圈两头靠近铁钉的那一段,全部用细绳缠上,作为弦耳。弓弦弦耳以外的部分要并在一起,所以弦耳与下面的弓弦交界处,是一个Y字型分杈,这个分杈的前后都要缠好细绳。

新制的弓第一次上弦之前,要先经历一个“训弓”的过程,制作一个木架子将弓臂固定住,慢慢加大其弯曲的程度,直至达到能够上弦的程度。

训好之后的弓就可以正式上弦了。因为弓臂的弹性、力道很大,所以如果上弦的动作、姿势不对,就很容易受伤。

正确的上弦姿势有多种,最常见的叫“回头望月”式,人站着,将一头的弓梢挡在左脚前,另一头从胯下穿过,从右大腿后方伸出。将弓弦一头先挂在左脚的弓梢上,再将右后方的弓梢向前掰,挂住弓弦另一头。

另有一种叫“怀中揽月”式,采用坐姿,将一头的弓梢压在左腿上,用右腿压住弓壁中间,右手先将弓弦一头挂在弓梢上,再向上抬弓梢,左手将另一头也压上。

前面两种都是单人操作,对力气的要求大一些。如果人的力气小,还有一种“双人坐式”上弦:一人坐着将弓臂压在两个大腿之下,双手各握一个弓梢向上发力。另一人帮忙将弦挂在弓梢上。

王胖子做弓的同时,肖恩自告奋勇,要帮沈曼如制作箭杆。

肖恩对王胖子道:“我的记忆宫殿里,有明代宋应星所着《天工开物》这本书。昨晚我大概翻了翻,里面第十五章《佳兵》中专有一篇《弧矢》,详细记述了古代弓箭的制作工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