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为什么情侣之间感情越来越淡 > 3 章(第1页)

3 章(第1页)

没有这么简单。Lavner等人在2016年发表的研究里指出,新婚夫妻在婚后三年内是否改变他们在这段关系里的行为,和他们关系满意度的变化并没有相关性。

Williamson等人同年也发表报告称,他们在关系咨询中成功改善了一千多对伴侣的沟通行为,但沟通行为的改善并不能映射这些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变化;而在此之前,行为,尤其是沟通行为,一直被当作改善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关键。

当然,行为对人们关系形态的变化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当关系已经成形以后,对方行为的作用已经变得不那么立竿见影了。

因此,热恋的感觉并不会单纯地因为「他变了」而溜走,更不会单纯地因为「他又是以前的他了」而归来。

2。我的脑袋偷偷决定要爱你

也偷偷决定不再爱你。

其实比起这些外显的行为,和人们对这些外显行为的认知,真正能影响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感情和态度的,是我们的内隐社会认知(implictsocialcognition)。

通常我们的认知都是能被我们自己检测和归纳的:他因为善良所以是好人,她因为考了满分所以很聪明等等。但很多认知和行为的选择是自动的,是依托我们多年的生活经验形成的,是无法轻易被我们检测到的。

比如当我们看见腐烂的食物,我们不需要思考,就会选择丢弃或是远离它。这种行为的产生过程是自动的,因为「腐烂的食物对健康有害」这样的信息,早就已经写在我们的内隐认知里

了,「腐烂」和「坏的」已经自动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看见腐烂时,就会不假思索地自动回避。

这就好像在你的脑子里还住着另一个你,他是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他把你所有忘记的、忽略的或理所应当的东西都记得清清楚楚,默默地在替你做出选择。

用这种角度去分析爱情的话就是——你还没有意识到爱情来了,你脑内的小人就先知道了。脑内的小人偷偷地让你心跳加速,让你血流变快,让你神魂颠倒,让你想要去接近这个人。这时候,傻乎乎的你才算知道自己已经坠入爱河。

很多时候使我们爱上某人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内隐认知对我们行为的影响经常是以「接近-回避」的形式体现,喜欢就接近,讨厌就回避。如果你的内隐认知告诉我们眼前的人是「对的人」,我们下意识地就会想要去同这个人接近。

而我们通常又不会去反抗内隐认知(意识到都很难,还怎么反抗),所以当爱情来的时候,它就显得那样不讲道理。

但是随着相处时长的增加,你们一起经历了更多的生活事件,他向你展示了他性格里你不了解的其他部分,这些事情都在默默地影响着你对他的内隐认知。

如果他逐渐地和坏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或是他已经不再和美好

的事物有太多联系了,你就会开始不自觉地不再那么想要接近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就疏远了。

对方行为的改变无法立竿见影,无法在一朝一夕之内让你回心转意,是因为新的内隐认知在三年、五年、十年之内不断生成和固化,他要改变他在你内隐认知的样子,至少也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他变了,他还是他,他的行为可能一直没有改变,只是,你变了,你的认知变了。

3。让爱情保鲜的小方法

真实存在并可操作的方法。

确认你的想法

McNulty等人2014年发表的研究里指出,当对某人的内隐认知已经形成时,那个人所做的行为只会改变我们对他「接近-回避」的强度,而不会直接改变方向。

因此,如果想要寻找改善关系满意度的办法,最重要的前提是,你的确是出于想要继续爱这个人,而想要维护这段关系,而不是出于其他原因。这将是你进行一切方法寻求和尝试的原动力。

修复你们的情绪联结

心理学家ArthurAron有一个著名的研究。他让一男一女两名异

性恋被试面对面坐着,让他们轮流问对方问题,例如「上一次

哭是什么时候?」又例如「你有什么特别丢脸的事情吗?」

被试们分享的是心情、情绪和秘密,这些问题都反映着很高的自我暴露程度。之后研究者让他们注视对方的眼睛,注视长达4分钟之久。神奇的是,实验结束时,许多被试都报告「自己深深被对方吸引」,「陷入爱情之中」。

情绪联结是最有力的联结。当我们分享情绪、心事和秘密,我们之间的感情才能得到最好的强化和稳固。

很多时候我们同对方的疏远,是从我们不再分享心情开始的。想要修复关系,就试试看像以前那样,继续同对方分享心事吧。

将对方与积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正如前文所说的,有时候对方的行为并不能很有效地立刻影响我们的内隐认知,但我们自己的行为可以。

除了前面提到的主动确认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