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成为暴君的战利品后笔趣阁 > 120130(第8页)

120130(第8页)

萧隽让他在八月结束前回到邺都,路程再赶,最快也许二十日才能抵达兖州。

八月的王城,想必已开满绚烂盛烈的凌霄花,满城丹红如火,他过去还没细细看过这样的场景。

唐青返程时,涿州水师总督,几名都尉,左右节使俱来相送,直到马车驶远,再也望不见海岸线,唐青这才靠回车舆,头脑空茫茫的,忽然什么都没想。

*

行至陇州时,发生了一件令唐青意想不到的事。

他见识过兖州的肃穆,冀州的辽阔,涿州的质朴,过去也遇到过北上的流民。

可那已经是几年前所见。

这几年大邺施行休养生息之策,数次减免或免收苛捐杂税与地税,给百姓按籍发了土地,鼓励民间商业经济发展,一切政策都在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回暖发展。

此刻他却遇到一群规模不小的流民。

领路的护卫打听,才得知流民是从邯州来的。

今年三月开始,邯州全境陆续出现大旱,百姓颗粒无收。邯州百姓艰难维持了几个月,为了活命,迫不得已纷纷离开生活的地方,往东,往南迁行。

几名老妪带着不及膝盖高的孩子跪在路边讨食,唐青心里不忍,吩咐护卫随行剩余的粮食和水分给她们,同时运转头绪,思忖这会儿是谁在负责处理邯州旱情,方案如何。

又过陇州一郡,所见灾民已被安置,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有官兵层层把守,带着面巾,不允任何人接近。

护卫上前打听,不久,僵着脸色向唐青汇报,说是灾民中有部分人患上了疫病,正在集中隔离收治。

唐青内心一跳,继续往北时,每日询问随行护卫情况,得知一行人安然无恙,适才微微安心。

唯独他夜里辗转难眠,刚入兖州境内,便起了低热,口干乏力。

唐青服了几味携带的药物,俱不管用。

临近王城,唐青已避在车内几日,咳嗽道:“距城外五十里停车,选个无人的地方扎营。”

护卫听出他声音的异常:“大人?”

欲揭开车帘探查,却听唐青扯着干哑的嗓子,厉声制止。

“别靠近马车。”

说着,唐青难受地继续咳了几声,浑身毫无一丝力气,全身剧痛,心慌得厉害。

“……我不能进城,更不能面圣,你去城内请大夫来替我诊治。”

唐青咽了咽嗓子:“我可能感染了疫病。”

第125章第125章

八月上旬,宫里例行开朝会。

金銮大殿内文武百官有本起奏,就前半年前起邯州出现旱情一事相商议论。

邯州三月便显旱迹,州牧却文过饰非,秘而不宣,于六月初才上报朝廷。

州牧瞒报致使旱情泛滥,疫症横生,流民哀哉,而今天怒人怨,更有万民以血成书,字字泣诉邯州州牧的欺天大罪。

萧隽当即命内外庭联合稽查,不日以绝对的雷霆手腕置了一批官员,如邯州州牧、刺史俱在名额内。

此前萧隽已从邺都抽调了一批官员,诸如周相,各上将军门下的左右长史,其负责运送粮草和医疗物资赶往邯州援救灾情,又令择刺史随行监察汇报。

而今邯州州牧处境尴尬,堂下诸多官员自然另起旁的心思,有的出列举荐,有的隐忍不发。

百官说千说万,萧隽纹风不动,目光沿大殿逡巡,心里微微沉了沉。

估算日子,唐青回到邺都已有五日,此刻理该出现在御前述职。

当前却不见踪影,那人从不疏忽职守。

他沉吟,问道:“唐侍郎何在。”

大殿霎时寂静。

萧隽目光落向寇广陵,唐青与尚书台的几名官员向来交好,却见尚书令寇广陵轻轻摇头:“启禀陛下,唐侍郎不曾到过尚书台。”

负责纂修旧籍的学士也都据实相报,称这几日未见唐青出现在藏书阁。

待早朝一散,萧隽遣来负责护送唐青的暗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