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之中,敌我形势,就和中州这边翻了个个。
南边的夷国海寇,就等于中州的楚军,而本土的楚军,就等于中州的群雄。
南方战场上,那些夷国海寇,对于防守的本土楚军,具备着压倒性,甚至碾压性的优势。
此种情形下,怎能不让他忧虑。
要知道,本土之地,可还有六千余万,尚未开始迁移的楚国百姓。
这些人,可是楚国的真正根基,也是如今中州北伐大军,纵横无敌的底气保障。
要是南边出了乱子,叫那些夷人海寇打进了本土,在核心腹地肆虐。
那陆渊也不要北伐了。
直接领兵回去,和那些夷人海寇,决一死战就行了。
如今形势大好的北伐,也将就此中断。
下次再想开启,怎么也得再等个十来年,重新进行底蕴积蓄了。
这种巨大威胁,当然值得陆渊重视。
“不过如今中州各路行营,都已经有了布置和安排,全都脱不得身。现在想要撤一部分兵马回援本土,也已经没有空余,且来不及了。”
陆渊盘算了一下自己在中州的军事部署,计算来计算去,也没发现哪边的兵马可以动用。
现在第三次北伐已经启动。
各路行营,都有自己的任务目标,且颇为紧要。
在大战已经开始的情况下,想从这些行营中抽掉兵马,也是很不现实的。
真要做了。
怕不是南边,还不一定能够稳住,中州这边的战局,就要自己先崩了。
所以现在,就算想要立刻调遣兵马回援,也是做不到。
但本土那边,至关重要,不能不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豫州战场那边,这两月来,经过青云子的威逼利诱,晋国方面已经渐渐松口。
那三国联盟,对于唐国的重视,出乎意料的强。
而唐国七郡,三千余万人口的诱惑,也足够的大。
所以它们经过协商后,晋国已经开始隐晦表示,愿意割让仙云郡。
不过晋国只愿割让仙云郡的地盘,对于地盘上的那三百万人口,却是丝毫不愿退让一步,要求全都撤回本土。
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那么晋国宁愿撤军回来,和我大楚决一死战,也不愿退让……”
陆渊想起了前些天,青云子传回来的,和晋国沟通的进展,思路渐渐清晰。
经过一番的软磨硬泡,军事威胁。
晋国对于仙云郡的问题,总算是渐渐松口了。
只是松口,不代表全都妥协,接受楚国一切条件。
背后靠着三国联盟,晋国可比当初孤助无依的郑国,底气要强硬充足的多了。
去年郑国割让海阳郡,也想带走上面的两百多万人口。
但被楚国稍稍威胁,便立刻放弃了这个要求,将人口地盘全都留给了楚国,可谓恭顺至极。
但现在晋国面对同样的要求,虽有退让,但并不是完全退让。
在核心财富,及领地人口方面,那是半点也不肯让步。
打了这么些年战,各国在不断的征战淘汰之中,慢慢也认识到了,人口才是核心生产力,是一国最重要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