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上了战场后,要么就是在磨洋工,要么就寻找机会想要逃回赵国,甚至有不少当场反戈的。
种种因素下来,也就造成了哪怕赵国里面,有大量临时征召的民夫。
可楚军这边,每日死伤的人数,还是要比赵军高上那么一截。
一个月下来,楚军已经损失了,大概二十五万降卒,以及八万左右的本部兵马了。
总损失已经超过了三十万。
可以说,双方都因为这场战争,死伤惨重。
唯一的区别,就是楚军死的是,不怎么让人心疼的降卒。
而赵军死的,则是他们本国人了。
彼此都损失二三十万人,这要是一方只有百万大军的话,几乎等于战损超过两三成。
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早就已经伤筋动骨,兵马不堪再战了。
楚军这边能够坚持,是因为有大量俘虏,填充消耗,本部主力死伤并不严重,所以没受太多影响。
而赵军可没这个便利。
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对方真的有两百万了。
这样的话,死个二十五六万人,也只是相当于对方,差不多一成出头的兵力。
死伤一成人,对于一支大军来说,虽然也不少了。
可凡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各国兵马,往往都能接受三四成兵力的损失,最终才会坚持不住而溃败。
赵军虽然新兵和民夫居多,但如今各国武风彪悍,民间男女多习拳脚射术,本就有一定的基础。
再加上赵国的霸国心态,还有保家卫国的信念支撑,再辅以一定的老兵作为底子,还真不能说对方实力就差了。
叠了这么多的状态,前面的赵军,能撑到两三成的死亡率,也并不稀奇。
不过这样一来,局势对于黄林来说,就有些不怎么妙了。
他如今虽然占据了凉城,但因为孤军深入的缘故,也仅仅是夺了这么一座大城而已。
在凉城周边,还没来得及建立起稳固防线,赵军就前后杀了过来。
白马、帝丘两边的赵军,几乎是接力一样,完成了对楚军的牵制。
自从抵达凉城后,黄林所部的兵马,就几乎无一日不战。
每天的战争,牵扯了太多的精力,令他根本没空去修建营垒,挖掘防线。
所以他手下,虽然有几十万大军,但除了一部分能躲在城内,可以凭借城防进行防守的兵马外。
剩下大部分兵马,都只能散在城外,靠着薄薄的一层营寨,和赵军进行对峙。
可像这种简单修建的营垒,基本提供不了什么有效的防护力。
这又不是那些修建了几月半年的防线,修建了高高的在寨强、甚至城墙,有着各种城防设施,营垒经过了缜密规划,打造的如同铜墙铁壁一般,难以攻破。
像这种防线,才是要用人命来填。
楚国正在攻打的白马防线,以及梁郡的大梁防线,就是此类。
像这类防线,哪怕是打一个小小的营垒,都要付出两三倍,乃至更多的性命,作为代价。
而凉城这边,楚军的大部分营垒,也就是修了一个矮矮的栅栏,挖了几条壕沟,做一点简单的预警而已。
这种小防护,赵人轻轻一跨,就能过去,根本起不到任何阻挡作用。
想靠这种简陋的营垒,防御赵国的进攻,显然是多想了。
也正是因此。
虽然自己这边有凉城作为据点,可这座重城再大,也无法容纳几十万楚军。
就和大梁只在城内安置三十万人,剩下四十万大军,分散到城外各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