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398章 北境之议(第4页)

第398章 北境之议(第4页)

理论上能够征募出的合格兵马,大约在七百万左右,足比梁国做了两百万人。

可这三国在北境,皆面临着数千万从北域南迁的蛮人,或者其本州北边的敌国之民。

为了防御这些敌人,三国哪个不得在自己北边放个百万兵马,同时在国内留下足够的后备兵力,用以应对随时会突发的变故动乱?

所以看起来三国联合的实力,要远超过梁国。

但扣除他们用以防御本国的兵马后。

实际上能抽调出来,用到前线的兵马,其实也就和梁国差不多,两边都是四百万人左右。

可梁国是一个势力,魏赵徐是三个势力,仅是一个齐心方面,就是三国联盟的致命弱点了。

若从这方面来看,梁国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所以在开战初期,两边阵营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想要分出个胜负来,希望渺茫。

甚至就算后面争锋之中,梁国失利,渐渐不敌,也没可能一下落败。

当初周国都那般凄惨了,接连被四方围殴,精兵勐将在长久的战事中损失殆尽。

最后不还是靠一帮老弱兵马,又撑了个十年。

梁国底子比周国还厚,就算五百万精兵损失殆尽,剩下八千万人极限动员,照样可以拉出五百万人来。

而且梁国境内,多平原水网,良田极多,产粮丰富,十二亿亩的良田,也养得起这么多大军。

不至于像周国后期一样,会陷入饥荒的状态。

就算这样还撑不住,以梁楚如今的关系,楚国也可以主动撤离边境兵马,解除梁国的南境压力。

让梁国在长江沿线屯驻的八十万兵马,可以抽调出来,调往北边作战。

再极端一点,楚国学着当初的梁国,把它当做北边屏障,像梁国扶持周国一样扶持梁国,也不是不可以做的。

当然,以上这些,都还只是理论上的方法。

实际情况下,事情未必会走到这一步。

毕竟,魏赵徐三国,想消耗干净梁国的五百万精锐,五百万弱旅,灭亡这个青州霸主,也没那么容易。

说不定这三国还没打败梁国前,它自己就因为北边蛮人的入侵,和南边无尽的战争,被拖的筋疲力尽。

自个就先支撑不住,提前灭亡了呢?

又或者梁国在损失了五百万精锐后,选择妥协,愿意让出地盘,和三国一起分享中州。

然后团结一致,调头对抗楚国,也说不定。

世事变迁,因果无定。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陆渊也不是主宰一切的神,能让事事顺他的心意去发展。

但此时,经过周青和孙思文他们的讲解,有一点,却是可以确认的。

那就是,哪怕面对三国围殴,以梁国的实力,抗个十几年不落败迹,那是丝毫没问题的。

只要能确认这点,便就足够了。

至于十几年后的事情,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那时局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都不清楚。

他们楚国君臣能耐再大,也推算不了这么远。

只能说见招拆招,随机应变了。

“既如此,那对于魏赵徐三国和梁国之战,我大楚便继续作壁上观,不做插手了。”

陆渊心中有了底后,看着众臣,做出如下决断。然后又想了想,再补充一句:“不过对于梁国的粮食贸易,可以加大些力度,多供给些对方粮食,价格也可便宜一点。”

说是不直接插手,但按照自己主观意向,做出些偏帮,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在粮食上,给梁国一些帮助,以减轻对方的军粮压力,就是如此。

喜欢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