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吴三桂来说,坐地起价是最起码的,也是最蠢的,两不相帮看清局势为中,甚至是反叛大清也有很大的可能,一旦反叛,对大清来说,绝对是火上浇油,甚至是倾覆大清的关键。
不过他们现在尚且不知道。而他们也倾向于去说服吴三桂。
范文程想了一番后,说道:“吴三桂已经反叛过大明一次了,若是再反大清投靠强武国,强武国也必定不会放心他。首先,我们可赐吴三桂免死金牌,在给与圣旨作为承诺,免除吴三桂的后顾之忧。”
“其次,如今局面上,大清依旧势大,相比突然出现的这个强武国,大清只需要一些时间就能稳定大多的地方,而强武国不过是新出现,所以吴三桂应该更倾向于我大清。”
“其三,强武国与南明相近,又是夹杂在南明和大清中间,所以必定会与南明合作,当年吴三桂于关键时刻反叛,南明必定记恨着吴三桂,我们也可以此作为说服吴三桂的突破口。”
闻言,多尔衮思虑了一番,便下旨道:“此事便由你去办,免死金牌和圣旨都能赐下。哪怕是不能说服吴三桂,也要将吴三桂稳住,让其不会帮强武国和南明朝廷。另外,马上从各省抽兵前去救援,同时加大征兵的力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领旨!”
闻言,范文程只能硬着头皮领旨。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强武国又来了四十万大军的话,就完全不会去考虑说服吴三桂出兵了,只会想尽办法的去稳住吴三桂。
————————————
在范文程出发的第四天,新的消息传入了朝廷。
强武国除了围住徐州的25万大军外,新增了40万大军在徐州周围,兵力已经达到65万,深深的把徐州包围了起来。
而更让他们心惊胆战的是这四十万大军打的令旗并不是袁,而是孙。更有消息,强武国在扬州的四十万大军,只有八万面向南明朝廷,另外三十万也在向着徐州进发。
也就是说,那四十万新出现的军队并不是扬州的四十万。
得到这个消息后,多尔衮的第一反应便是马上派人去追范文程。
敌人有最少105万大军,局势已变,强武国加上南明,大清已显势弱,且抽调三十万大军,也绝对救援不了徐州的十几万兵力了,反而会把三十万大军也搭进去。
此时局势已经很明显不利于大清了,再想利用吴三桂去和强武国消耗,绝对是在逼吴三桂投向敌人。
对吴三桂的态度,必须从说服变成稳住,拉拢。
同时,朝廷中在一番紧急商议后,也是决定和强武国以及南明和谈,派出了使者。同时抽调兵力,准备防守。就连剃发令和易服令也给收回去了,允许百姓蓄回头发,以此减小民间百姓的积怨。
和谈也是没办法,现在已经无力救援徐州的十几万军队,只能期望能以和谈的方式把他们换回来。
同时他们想要抗衡强武国的105万大军,和南明的反扑,集结三十万兵力已经是明显不够了,连防守都不够,必须要冒更大的危险去抽调镇压各地的兵力,积怨的各地必定会出现大量失控地区。
他们需要一些和平的时间去消化后方,也必须想办法减小积怨,加快稳定地方。
另外,就是暗自想办法破坏南明和强武国的关系,以此减轻大清压力,甚至是坐山观虎斗。
大清如此朝令夕改也是没办法,实在是敌人的情报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他们对敌人实力的认知,而敌人的一次次变得更庞大,也让大清的局势一次次变得更危险。现在能三足鼎立都是好的了。
喜欢我靠种树称霸万界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我靠种树称霸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