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息被带了回来,朝廷上下皆惊。
“放肆!”
皇帝在朝堂上大发脾气,连忠顺王都没有逃过,被指着了一番。
认为就是因为忠顺王的提议,自己才夸奖了锦州,结果这么快的被当众打脸。
他认为自己失了颜面,因此又气又怒。
在新的辽东经略还没有落实之前,就派了使者去宁远,把魏毅枷送回京。
同时以荐人不利,导致国家大败,罢免了内阁阁老璠皓,责其立即归乡。
璠皓当阁老数十年,门生故旧无数,他的一去,越发导致朝廷乃至地方上的混乱。
辽西的宁远,锦州残军本来就军心涣散,魏毅到底也是近一年的上官,此人被捉拿。
导致宁远的几名大将人人自危,担忧步入后尘。
此时。
金州的船只来接金江军以及国内援军余部,宁远的大将,纷纷托人带去信件,想要投靠平辽侯。
唐清安得到几人的书信,思考了一番做出了回应。
锦州军立军数年,虽然败的难看,可是他们的敌手,是征战数十年的蛮军。
对比国内大部分军队,甚至朝鲜军,锦州军的实力并不弱。
值得唐清安拉拢一二。
反正是送上门的便宜,又不需要他付出什么,不过口头上几句承诺罢了。
得到平辽侯的保证,绝对不会攻伐他们,几名锦州军老将下定了决心自保。
刘一儒和忠顺王不同,刘一儒更看重朝廷,随着璠皓一系的官员,都开始被清理。
被打压多年的他,大肆提拔自己的故旧门生,这些官员开始走上前台,皆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对于该如何赏赐金江镇,他认为应当打压。
“同样的蛮族十余万大军,视锦州军为无物,而平辽侯孤身一人到营口,就令对方退兵。
可见其在辽左的威望,连敌人都顾及。”
金江镇的实力,隐瞒了又隐瞒,可毕竟体量在那里,朝廷已经逐渐看清楚。
三百万辽民,十万大军。
又占据小半个辽左。
且孤悬海外,由平辽侯一人建立,没有像众人以为的昙花一现,反而在蛮族的包围中屹立至今,逐渐的变强大。
“当令平辽侯归京叙职,或者在金州恢复辽东都司,任其选择其中一项。”
考虑辽东的局势,刘一儒给了平辽侯选择。
必须规制于朝廷的管制中,不然就决裂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反正辽东的局势,已经败坏如此,封锁山海关后,其余不要也罢,让其和蛮族争斗。
朝廷反而能坐山观虎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金江镇和蛮族连年大仗,双方已经结为血仇。